宝博体育平台怎么样啊(宝博体育平台怎么样可靠吗)
体积飙升近一倍: Intel巨蛇峡谷NUC详细配置曝光******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近日, Intel搭载13代酷睿的UNC曝光, 其膨胀到13.9升的以及让人吐槽“你管这叫NUC?”。
好在, 目前由用户在闲鱼曝光了Intel搭载12代酷睿的NUC“巨蛇峡谷”的详细参数, 它虽然体积也有上涨, 但至少还没有膨胀到和ITX主机相差无几的地步。
根据公开的数据, 新一代巨蛇峡谷的体积为2.5升, 相较上一代的1.3升有将近一倍的涨幅, 但在整体外观上依旧沿用了系列此前小型化、 简洁化的设计, 与体积放飞自我的13代酷睿版本差距明显。

在2.5升的体积下, 用户最高可选的配置为一颗i7-12700H处理器, 以及一张A770M 16GB显卡, 足够满足常规使用需求。
扩展方面, 新一代巨蛇峡谷支持双M.2 2280 PCIe 4.0 SSD, 以及双通道DDR4-3200笔记本内存扩展。

接口上, 该NUC前后各有一个雷电4接口, 配备2.5G以太网口、 SDXC读卡器、 HDMI 2.1、 DP 2.0和mini DP 2.0接口。

小米新专利公布 虚拟角色也能基因繁殖 这是啥原理?******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近日, CNMO在天眼查上发现,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线公司申请的“可繁殖的虚拟角色的形象参数生产方法、 装置及存储介质”专利获授权。

小米
根据专利摘要显示, 该专利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基因序列来生成不同形象的虚拟角色, 生成的虚拟角色的形象是无法预期的, 这极大增加了生成虚拟角色的趣味性。 此外, 该专利技术还可以将虚拟角色生成方法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 以区块链技术存储虚拟角色的信息, 以利用区块链技术的透明和去中心化的特点来保证虚拟角色是独一无二、 不可复制和销毁的。

小米新专利
据悉, 此前小米曾公布了一项“虚拟角色的处理方式、 装置及存储介质”专利。 这个专利技术能够获取用户输入的语句, 提取与虚拟角色相关的人设信息, 根据图像和动作参数, 得到转换后的目标虚拟角色。
结合这两项专利来看, 小米很有可能会带来全新的虚拟角色生成方式, 同时大大增加虚拟角色的趣味性。 结合当今元宇宙浪潮大环境来看, 偶像明星频频塌房, 虚拟偶像或将成为未来娱乐产业的新风口。 小米在这些专利技术的辅助下, 或将为未来娱乐产业带来新的突破, 甚至给消费者带来虚拟角色团队也不是没可能。
神舟笔记本夏季新品发布会将于 7 月 19 日举行, 新机将支持独显直连******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神舟笔记本电脑新品发布会将于明天晚上 19 点举行, 并将带来一款支持“独显直连”的新机型。 目前还没有关于这款新机更多爆料。

所谓独显直连顾名思义就是独立显卡直接连接笔记本内置屏幕的运行方式。
实际上, 常规笔记本产品屏幕只跟 CPU 处理器相连, 图形处理结果由 CPU 处理器的核心显卡来完成, 而独立显卡处理的结果, 需要先传输到核心显卡上, 然后再由核心显卡输送给屏幕, 这样就会有延时和性能上的损耗。
借助独显直连技术, GPU 不需要额外占用显卡和处理器之间通信所用的 PCIe 通道的带宽, 效率大大提高, 游戏帧率自然也随着提高。
目前已有多款笔记本电脑支持独显直连技术, 例如搭载英特尔 12 代酷睿 + RTX 3060 独显的神舟战神 Z8。
联发科加大去库存力度 天玑9000预计出货量将砍半******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近年来, 电子市场的日子不是很好。 不仅PC暴跌, 安卓手机市场也同样面临出货量大幅下滑带来的巨大压力, 郭明錤之前就表示安卓阵营将砍单1.7亿部。 手机厂商不好过, 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的芯片厂商自然也遇到了问题。 据悉, 联发科现在也开始去库存了。

天玑9000
由于需求减弱, 联发科从Q2就开始去库存, 但是并没有成功, 库存周期反而创新高了。 联发科CEO蔡力行最近提出要求, 联发科要加大去库存的力度, 并要求封测厂商配合调整。
由于联发科的芯片订单签订的大多是长期合约, 因此无法直接砍单。 而目前台积电的产能依然紧张, 因此联发科要求台积电之外的晶圆厂先降低投片量, 延后封测。 其中旧产品封测暂停, 新产品虽维持生产, 但出货也要延后。
此前郭明錤就爆料称, 中国各大安卓手机品牌2022年出货计划迄今已削减约1.7亿部订单(占2022年原出货计划的20%), 其中70%以上的订单使用是联发科芯片。
此外, 市场对联发科天玑9000芯片的期望明显过高。 最新调查结果显示, 天玑9000芯片今年的出货量可能从原估计的1000万套, 大幅缩减到500万-600万套。
宝博体育平台怎么样啊(宝博体育平台怎么样可靠吗)
前凸后翘!百乐钢笔黑科技之特种笔尖分享!******
前言
2021年到2022年在钢笔产品上出现了不小的变化, 各大厂商都重拾了对于笔尖打磨的开发, 比如凌美, 开发出了汉字尖, 号称专为汉字书写而设计;万宝龙的书法系列, 模仿长刀研开发了全新的打磨, 计划于今年四季度推出;百乐的打磨种类和特种笔尖可以说是最多的了。

2022年在以前的基础上开发出了S尖, 和万宝龙的水滴打磨有一定的相似度, 可以实现横竖书写自己的显著差异, 不过整体是比较粗的, 在国内市场怕是没人会相中它。
百乐目前的笔尖可选类型来到了16种, 抛开粗细和软尖款不谈。
百乐极其独特的特种笔尖有PO硬极细、 FA毛笔写感、 WA软中字、 SU太字和中细字切换以及2022年推出的S尖。 这些产品虽然特点足, 但多款都不适合日常使用, 真正能拿来好好用的主要就是PO尖和WA尖。
本篇就以两支CUSTOM 912来分享下百乐的特种笔尖技术!
钢笔外观
CUSTOM系列可以说是百乐最具盛名的产品, 1986年推出了CUSTOM 67, 奠定了近代百乐的设计基础, 1992年升级CUSTOM 67推出了CUSTOM 74, 是畅销30年至今的百乐代表金笔。 以74为基础不断开发而出的产品基本都是鱼雷设计, 直到2004年, 推出了CUSTOM 845, 在外观上才是首次推出双平顶造型的钢笔。

在2009年, 百乐为了满足入门级金笔中, 平顶外观设计的需求, 推出了CUSTOM Heritage 91, 在2010年, 在91的基础上升级, 推出了我们今天的主角912

912从设计上延续91, 不过91在这两年做了一次改版, 推出了诸如橘红色这样的青春颜色, 而912仅仅只有黑色笔杆可选。 91系列当年为了和74区分开来, 全系使用镀铑工艺, 标配银色金属件和银色笔尖, 在74未大量推出银色笔尖版本的时候, 是大家选购银色尖百乐的备选方案。
整体外观上有些类似于写乐的大型21K, 毕竟91就是照着人家, 对标生产而出的产品。

这个笔杆总体感觉称得上朴素, 我来分析这个外观也分析不出亮点, 天冠平面, 也不像人家写乐做上了一个大大的锚标, 中环装饰和笔夹造型都是平平无奇。

标准的日式旋帽设计, 笔握后部做了个装饰性的银环, 但也没有什么强烈的效果。 除非哪天912也学91做点带彩色的笔杆, 不然它就是一个外观稀松平常的千元内金笔。

912还有一个冷门的原因是一直没有国行版本, 百乐中国压根不引进912, 所以国行百乐之前大打折的环境, 它享受不到。 不过现在日元大跌, 有不少日本的912进到了国内市场, 基本能和742做到同价, 八百就能搞定, 比之前便宜了不少。
钢笔配尖
这篇分享主要讲的是配尖, PO尖的历史非常悠久, 百乐1929年就开发出了这款笔尖, 有了对应的设计思路, WA尖也是在百乐产品的历史长河中和产品融入到一起。

PO尖的解释是硬极细字, 就是在EF尖书写感受的基础上进行了加硬的处理。

WA尖的解释性叫法是软中字, 是在M尖的书写感受基础上进行了加软处理。
特种尖是不做在百乐5号尖上的, 只在10号尖和15号尖产品出现, 一方面是抬高高价产品的独特性, 另一方面, 在我看来, 5号尖这种相当软的笔尖上做加硬设计会非常没效果, 加软设计呢, 则不会显得有多么软。


从侧面观察, 这两枚笔尖铱粒就是EF尖和M尖的标准铱粒做了弯曲处理。
PO尖是向笔舌端弯曲, 书写时中缝几乎不产生形变, 所以在10号尖硬度的基础上书写感受更硬一些, 总体还是微微带弹。
WA尖是向笔舌反方向弯曲, 书写时中缝形变增大, 在WA尖基础上显得更软, 但整体还是10号尖硬朗风格, 没有巨大的改变。

字迹方面, 两款笔分别对应了EF和M尖的书写粗细, 要说日用都还是可以的, 毕竟EF~M的百乐都不算特别粗。
PO尖整体日用属性更强, 加硬版百乐10号EF尖。 WA尖最开始我看到弯折设计, 还会以为这款类似国内的美工尖, 实质上和美工尖没有任何关系, 不会增强任何的书写表现力, 只是软度相比标准10号M尖更高, 低于SM尖, 也没有百乐5号尖那么软。
尾巴
总结一下, PO尖和WA尖都是冷门的特种尖, 主要就是在软硬度上有所差异, 如果手法好, 拿个EF和M自己掰到这个角度, 就是同样的效果。
两款笔尖都比较冷门, 我个人看来, 10号尖和15号尖的原始硬度都调教得比较出色, 有兴趣可以买这两款, 对于初涉金笔, 我还是推荐百乐金笔的F尖和FM尖。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分享了, 感谢阅读, 期待下次的交流~
机械革命新款Code 01程序员本曝光: 搭载R7 6800H, 可选64GB内存******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IT之家 7 月 18 日消息, 不久前, 机械革命官方透露, 新款 Code 系列程序员本将最早将在本月底发布。 现在, 机械革命内部 PPT 流出, 显示新款 Code 01 笔记本将搭载 R7 6800H 处理器, 最高可选 64GB 内存。

如上图所示, Code 01 Ver 2.0 将搭载 54W 性能释放的 R7 6800H 处理器, 配备 DDR5-4800 内存, 可选 16GB、 32GB 和 64GB, SSD 可选 1TB PCIe 4.0。
机械革命官方微博现已宣布新款 Code 系列笔记本即将发布, 官方正在做问卷调查。
IT之家曾报道, 2020 年 5 月, 机械革命发布了初代的 Code 01 , 15.6 英寸, 搭载了 7nm AMD Ryzen 4000 移动标压处理器, 售价 4299 元起。

机械革命 Code 系列还有 Code 10 型号, 将搭载英特尔酷睿酷睿处理器, 预计也将在不久后发布。
联发科加大去库存力度 天玑9000预计出货量将砍半******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近年来, 电子市场的日子不是很好。 不仅PC暴跌, 安卓手机市场也同样面临出货量大幅下滑带来的巨大压力, 郭明錤之前就表示安卓阵营将砍单1.7亿部。 手机厂商不好过, 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的芯片厂商自然也遇到了问题。 据悉, 联发科现在也开始去库存了。

天玑9000
由于需求减弱, 联发科从Q2就开始去库存, 但是并没有成功, 库存周期反而创新高了。 联发科CEO蔡力行最近提出要求, 联发科要加大去库存的力度, 并要求封测厂商配合调整。
由于联发科的芯片订单签订的大多是长期合约, 因此无法直接砍单。 而目前台积电的产能依然紧张, 因此联发科要求台积电之外的晶圆厂先降低投片量, 延后封测。 其中旧产品封测暂停, 新产品虽维持生产, 但出货也要延后。
此前郭明錤就爆料称, 中国各大安卓手机品牌2022年出货计划迄今已削减约1.7亿部订单(占2022年原出货计划的20%), 其中70%以上的订单使用是联发科芯片。
此外, 市场对联发科天玑9000芯片的期望明显过高。 最新调查结果显示, 天玑9000芯片今年的出货量可能从原估计的1000万套, 大幅缩减到500万-600万套。
前凸后翘!百乐钢笔黑科技之特种笔尖分享!******
前言
2021年到2022年在钢笔产品上出现了不小的变化, 各大厂商都重拾了对于笔尖打磨的开发, 比如凌美, 开发出了汉字尖, 号称专为汉字书写而设计;万宝龙的书法系列, 模仿长刀研开发了全新的打磨, 计划于今年四季度推出;百乐的打磨种类和特种笔尖可以说是最多的了。

2022年在以前的基础上开发出了S尖, 和万宝龙的水滴打磨有一定的相似度, 可以实现横竖书写自己的显著差异, 不过整体是比较粗的, 在国内市场怕是没人会相中它。
百乐目前的笔尖可选类型来到了16种, 抛开粗细和软尖款不谈。
百乐极其独特的特种笔尖有PO硬极细、 FA毛笔写感、 WA软中字、 SU太字和中细字切换以及2022年推出的S尖。 这些产品虽然特点足, 但多款都不适合日常使用, 真正能拿来好好用的主要就是PO尖和WA尖。
本篇就以两支CUSTOM 912来分享下百乐的特种笔尖技术!
钢笔外观
CUSTOM系列可以说是百乐最具盛名的产品, 1986年推出了CUSTOM 67, 奠定了近代百乐的设计基础, 1992年升级CUSTOM 67推出了CUSTOM 74, 是畅销30年至今的百乐代表金笔。 以74为基础不断开发而出的产品基本都是鱼雷设计, 直到2004年, 推出了CUSTOM 845, 在外观上才是首次推出双平顶造型的钢笔。

在2009年, 百乐为了满足入门级金笔中, 平顶外观设计的需求, 推出了CUSTOM Heritage 91, 在2010年, 在91的基础上升级, 推出了我们今天的主角912

912从设计上延续91, 不过91在这两年做了一次改版, 推出了诸如橘红色这样的青春颜色, 而912仅仅只有黑色笔杆可选。 91系列当年为了和74区分开来, 全系使用镀铑工艺, 标配银色金属件和银色笔尖, 在74未大量推出银色笔尖版本的时候, 是大家选购银色尖百乐的备选方案。
整体外观上有些类似于写乐的大型21K, 毕竟91就是照着人家, 对标生产而出的产品。

这个笔杆总体感觉称得上朴素, 我来分析这个外观也分析不出亮点, 天冠平面, 也不像人家写乐做上了一个大大的锚标, 中环装饰和笔夹造型都是平平无奇。

标准的日式旋帽设计, 笔握后部做了个装饰性的银环, 但也没有什么强烈的效果。 除非哪天912也学91做点带彩色的笔杆, 不然它就是一个外观稀松平常的千元内金笔。

912还有一个冷门的原因是一直没有国行版本, 百乐中国压根不引进912, 所以国行百乐之前大打折的环境, 它享受不到。 不过现在日元大跌, 有不少日本的912进到了国内市场, 基本能和742做到同价, 八百就能搞定, 比之前便宜了不少。
钢笔配尖
这篇分享主要讲的是配尖, PO尖的历史非常悠久, 百乐1929年就开发出了这款笔尖, 有了对应的设计思路, WA尖也是在百乐产品的历史长河中和产品融入到一起。

PO尖的解释是硬极细字, 就是在EF尖书写感受的基础上进行了加硬的处理。

WA尖的解释性叫法是软中字, 是在M尖的书写感受基础上进行了加软处理。
特种尖是不做在百乐5号尖上的, 只在10号尖和15号尖产品出现, 一方面是抬高高价产品的独特性, 另一方面, 在我看来, 5号尖这种相当软的笔尖上做加硬设计会非常没效果, 加软设计呢, 则不会显得有多么软。


从侧面观察, 这两枚笔尖铱粒就是EF尖和M尖的标准铱粒做了弯曲处理。
PO尖是向笔舌端弯曲, 书写时中缝几乎不产生形变, 所以在10号尖硬度的基础上书写感受更硬一些, 总体还是微微带弹。
WA尖是向笔舌反方向弯曲, 书写时中缝形变增大, 在WA尖基础上显得更软, 但整体还是10号尖硬朗风格, 没有巨大的改变。

字迹方面, 两款笔分别对应了EF和M尖的书写粗细, 要说日用都还是可以的, 毕竟EF~M的百乐都不算特别粗。
PO尖整体日用属性更强, 加硬版百乐10号EF尖。 WA尖最开始我看到弯折设计, 还会以为这款类似国内的美工尖, 实质上和美工尖没有任何关系, 不会增强任何的书写表现力, 只是软度相比标准10号M尖更高, 低于SM尖, 也没有百乐5号尖那么软。
尾巴
总结一下, PO尖和WA尖都是冷门的特种尖, 主要就是在软硬度上有所差异, 如果手法好, 拿个EF和M自己掰到这个角度, 就是同样的效果。
两款笔尖都比较冷门, 我个人看来, 10号尖和15号尖的原始硬度都调教得比较出色, 有兴趣可以买这两款, 对于初涉金笔, 我还是推荐百乐金笔的F尖和FM尖。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分享了, 感谢阅读, 期待下次的交流~

宝博体育平台怎么样啊(宝博体育平台怎么样可靠吗)
各种堆料 努比亚Z40S Pro发布在即 这些信息你必须知道******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日前, 努比亚手机官方晒出了努比亚Z40S Pro的官图, 这款新机定位直屏旗舰新标杆, 拥有S级性能和Pro级影像, 配备电竞直屏, 搭载35mm定制光学镜头。 努比亚Z40S Pro于7月20日14: 00发布, 努比亚手机官方也一直在预热这款新机。 7月18日, 手机中国了解到, 有数码博主“数码闲聊站”整理了努比亚Z40S Pro的配置信息。

努比亚Z40S Pro
根据努比亚手机官方预热的信息与数码博主整理的来看, 努比亚Z40S Pro拥有超薄超轻机身, 采用微米级闪光砂晶体结构设计, 搭配炫光透镜纹理, 质地晶莹, 握感舒适;采用居中单孔超窄边框设计, 配备一块6.67英寸分辨率为FHD+的OLED电竞柔性直屏, 屏幕刷新率高达144Hz, 支持类DC调光技术, 屏占比为94.8%。

努比亚Z40S Pro灵笼限定版
努比亚Z40S Pro搭载新骁龙8+移动平台, 拥有百万级性能跑分成绩;配备X轴线性马达, 超大体积马达拥有1.18Grms稳态振动量和300+丰富振效;辅一十层冷封散热技术, VC液冷板面积为3062mm2, 散热总面积达38387mm2。

努比亚Z40S Pro
在影像系统上, 这款新机搭配经典红圈镜头设计, 采用斐波那契镜头模组, 搭载35mm定制光学镜头;拥有后置三摄的影像系统, 分别由一颗搭载IMX787大底传感器的6400万像素大底主摄、 一颗5000万像素的超广角镜头, 以及一颗800万像素的潜望式长焦镜头组成, 配备环形闪光灯和Flicker防闪烁传感器。 Z40S Pro在影像算法上也表现优异, 支持九大星空算法和3D Lut自定义滤镜。 续航上, 新机内置5000mAh大容量电池, 支持快充。
Redmi K50i真机照曝光: 屏幕材质为LCD******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7月18日消息, Redmi即将在印度发布K50系列新品, 名为K50i。
赶在发布会之前, mysmartprice曝光了Redmi K50i真机照。 和K50采用三星2K屏相比, K50i屏幕为LCD, 分辨率为FHD+, 屏幕尺寸为6.6英寸, 形态为中置挖孔。
这是K50系列家族中唯一一款采用LCD材质的机型, 此前发布的K50、 K50 Pro和K50电竞版都是OLED材质。

参数方面, 和K50一样, Redmi K50i也是搭载联发科天玑8100旗舰处理器, 这是联发科今年商用的一颗次旗舰芯片, 基于台积电5nm工艺制程打造, 堪称一代神U。
具体来说, 联发科天玑8100芯片由4颗主频为2.85GHz的Cortex-A78大核、 4颗2.0GHz主频的Cortex-A55组成, 性能强悍。
此外, Redmi K50i后置6400万AI三摄, 包括6400万主摄、 800万超广角和200万微距, 有6GB+128GB和8GB+256GB两种选择。
该机将于7月20日在印度登场。




iQOO 10系列明晚正式发布 这些信息你可以提前了解******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iQOO 10系列将于7月19日19: 30正式发布。 随着官方不断放出预热信息, iQOO 10系列的外观和配置我们基本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至于其价格和更详细的信息, 我们可以关注明晚7点半的发布会。

iQOO 10系列
iQOO 10系列将配备一块2K E5超视网膜屏, 支持自研屏幕色准算法、 LTPO无级变速3.0技术、 DC调光全效护眼等。 在背面, 该机依旧提供赛道版和传奇版两个配色。 其中赛道版采用纯黑设计, 堪称“黑武士”, 而传奇版除了相机部分呈黑色设计, 其余部分则为白色, 且右侧有蓝黑红三色条带设计纹路, 还是很有辨识度的。

iQOO 10系列搭载骁龙8+和自研芯片V1+
核心性能部分, iQOO 10系列将搭载新一代骁龙8+移动平台和自研芯片V1+, 其基于台积电4nm工艺打造, 拥有PC级32MB高速缓存, 双芯加持帧率更稳。 同时, 该机还将配备3930mm2大面积VC均热板, 采用低温感航空铝中框、 亚微米导热凝胶和14颗感温IC芯片, 手机性能释放无压力。

iQOO 10系列支持200W超快闪充
游戏体验方面, iQOO 10系列搭载全感操控系统4.0, 配备屏下双控压感、 双X轴线性马达和立体双扬声器, 而且支持全新的体感操控, 属实是游戏党的一大福音。
此外, iQOO 10系列还将配备200W超快闪充迷你充电器, 充电速度将再上一个台阶。 至于有多块, 就等明晚发布会揭晓答案吧。
前凸后翘!百乐钢笔黑科技之特种笔尖分享!******
前言
2021年到2022年在钢笔产品上出现了不小的变化, 各大厂商都重拾了对于笔尖打磨的开发, 比如凌美, 开发出了汉字尖, 号称专为汉字书写而设计;万宝龙的书法系列, 模仿长刀研开发了全新的打磨, 计划于今年四季度推出;百乐的打磨种类和特种笔尖可以说是最多的了。

2022年在以前的基础上开发出了S尖, 和万宝龙的水滴打磨有一定的相似度, 可以实现横竖书写自己的显著差异, 不过整体是比较粗的, 在国内市场怕是没人会相中它。
百乐目前的笔尖可选类型来到了16种, 抛开粗细和软尖款不谈。
百乐极其独特的特种笔尖有PO硬极细、 FA毛笔写感、 WA软中字、 SU太字和中细字切换以及2022年推出的S尖。 这些产品虽然特点足, 但多款都不适合日常使用, 真正能拿来好好用的主要就是PO尖和WA尖。
本篇就以两支CUSTOM 912来分享下百乐的特种笔尖技术!
钢笔外观
CUSTOM系列可以说是百乐最具盛名的产品, 1986年推出了CUSTOM 67, 奠定了近代百乐的设计基础, 1992年升级CUSTOM 67推出了CUSTOM 74, 是畅销30年至今的百乐代表金笔。 以74为基础不断开发而出的产品基本都是鱼雷设计, 直到2004年, 推出了CUSTOM 845, 在外观上才是首次推出双平顶造型的钢笔。

在2009年, 百乐为了满足入门级金笔中, 平顶外观设计的需求, 推出了CUSTOM Heritage 91, 在2010年, 在91的基础上升级, 推出了我们今天的主角912

912从设计上延续91, 不过91在这两年做了一次改版, 推出了诸如橘红色这样的青春颜色, 而912仅仅只有黑色笔杆可选。 91系列当年为了和74区分开来, 全系使用镀铑工艺, 标配银色金属件和银色笔尖, 在74未大量推出银色笔尖版本的时候, 是大家选购银色尖百乐的备选方案。
整体外观上有些类似于写乐的大型21K, 毕竟91就是照着人家, 对标生产而出的产品。

这个笔杆总体感觉称得上朴素, 我来分析这个外观也分析不出亮点, 天冠平面, 也不像人家写乐做上了一个大大的锚标, 中环装饰和笔夹造型都是平平无奇。

标准的日式旋帽设计, 笔握后部做了个装饰性的银环, 但也没有什么强烈的效果。 除非哪天912也学91做点带彩色的笔杆, 不然它就是一个外观稀松平常的千元内金笔。

912还有一个冷门的原因是一直没有国行版本, 百乐中国压根不引进912, 所以国行百乐之前大打折的环境, 它享受不到。 不过现在日元大跌, 有不少日本的912进到了国内市场, 基本能和742做到同价, 八百就能搞定, 比之前便宜了不少。
钢笔配尖
这篇分享主要讲的是配尖, PO尖的历史非常悠久, 百乐1929年就开发出了这款笔尖, 有了对应的设计思路, WA尖也是在百乐产品的历史长河中和产品融入到一起。

PO尖的解释是硬极细字, 就是在EF尖书写感受的基础上进行了加硬的处理。

WA尖的解释性叫法是软中字, 是在M尖的书写感受基础上进行了加软处理。
特种尖是不做在百乐5号尖上的, 只在10号尖和15号尖产品出现, 一方面是抬高高价产品的独特性, 另一方面, 在我看来, 5号尖这种相当软的笔尖上做加硬设计会非常没效果, 加软设计呢, 则不会显得有多么软。


从侧面观察, 这两枚笔尖铱粒就是EF尖和M尖的标准铱粒做了弯曲处理。
PO尖是向笔舌端弯曲, 书写时中缝几乎不产生形变, 所以在10号尖硬度的基础上书写感受更硬一些, 总体还是微微带弹。
WA尖是向笔舌反方向弯曲, 书写时中缝形变增大, 在WA尖基础上显得更软, 但整体还是10号尖硬朗风格, 没有巨大的改变。

字迹方面, 两款笔分别对应了EF和M尖的书写粗细, 要说日用都还是可以的, 毕竟EF~M的百乐都不算特别粗。
PO尖整体日用属性更强, 加硬版百乐10号EF尖。 WA尖最开始我看到弯折设计, 还会以为这款类似国内的美工尖, 实质上和美工尖没有任何关系, 不会增强任何的书写表现力, 只是软度相比标准10号M尖更高, 低于SM尖, 也没有百乐5号尖那么软。
尾巴
总结一下, PO尖和WA尖都是冷门的特种尖, 主要就是在软硬度上有所差异, 如果手法好, 拿个EF和M自己掰到这个角度, 就是同样的效果。
两款笔尖都比较冷门, 我个人看来, 10号尖和15号尖的原始硬度都调教得比较出色, 有兴趣可以买这两款, 对于初涉金笔, 我还是推荐百乐金笔的F尖和FM尖。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分享了, 感谢阅读, 期待下次的交流~
机械革命新款Code 01程序员本曝光: 搭载R7 6800H, 可选64GB内存******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IT之家 7 月 18 日消息, 不久前, 机械革命官方透露, 新款 Code 系列程序员本将最早将在本月底发布。 现在, 机械革命内部 PPT 流出, 显示新款 Code 01 笔记本将搭载 R7 6800H 处理器, 最高可选 64GB 内存。

如上图所示, Code 01 Ver 2.0 将搭载 54W 性能释放的 R7 6800H 处理器, 配备 DDR5-4800 内存, 可选 16GB、 32GB 和 64GB, SSD 可选 1TB PCIe 4.0。
机械革命官方微博现已宣布新款 Code 系列笔记本即将发布, 官方正在做问卷调查。
IT之家曾报道, 2020 年 5 月, 机械革命发布了初代的 Code 01 , 15.6 英寸, 搭载了 7nm AMD Ryzen 4000 移动标压处理器, 售价 4299 元起。

机械革命 Code 系列还有 Code 10 型号, 将搭载英特尔酷睿酷睿处理器, 预计也将在不久后发布。
Redmi最强旗舰曝光: 120W快充比12S Ultra更猛******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今日消息, 博主@数码闲聊站爆料, Redmi今年下半年会发布骁龙8+新品, 该机支持120W有线闪充, 这意味着Redmi新品快充速度将会超越12S Ultra。
据爆料, Redmi新新品隶属于K50系列, 可能会命名为K50S, 也可能会命名为K50 Ultra。

它最大的看点之一是搭载骁龙8+芯片, 这将是Redmi史上最强悍的手机。 它使用的这颗芯片基于台积电4nm工艺制程打造, 安兔兔综合成绩突破了110万分。
更重要的是, 骁龙8+芯片的超大核主频提升到了3.2GHz, 性能提升的同时, 骁龙8+功耗也有很大优化。 官方称CPU功耗相比骁龙8降低了约30%, GPU功耗降低最高也有30%, 平台整体功耗相比骁龙8下降了15%左右。
此外, Redmi新品可能会采用三星2K直屏, 新旗舰价格可能会低于真我GT2大师探索版(真我GT2大师探索版定价3499元起), 值得期待。

Redmi K50 Pro
2.5K超清画质, 能听会讲看家护院小管家******
摄像头可以说是我们目前应用场景最广泛的智能安防设备之一。 不仅有助于自己实时了解家中情况, 如水龙头关了吗?宠物有没有拆家?有没有可疑人员进入等等;其次因为工作的地方和父母家离得有一段距离, 日常和孩子见面, 只能依靠视频, 然而视频一开总免不了难受, 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 入手了这款画质清晰, 可以双向语音而且支持夜视功能的xiaovv 智能云台摄影机(智享版), 让我不仅能够随时看到可爱的宝贝, 关心家中老人, 想孩子了打开视频就可以看到。 其次双向语音、 报警推送以及人脸追踪, 更是守护安全的有力保障。

造型萌趣不占空间, 多角度居家安装适应性更强
整个产品部分包含有摄影机主体、 电源适配器、 电源线、 说明书以及挂装套件各一份, 开箱就被这个大眼萌深深的吸引, 上方是一个大大的球形, 中间部位为摄像头, 在当下流行大眼睛的时尚潮流下, 这样的大眼萌物无疑是最可爱的。 其次宽大的底座便于稳固防止, 正面涂装有产品品牌和2.5k高清画质的标识。 背面则为音箱的扩音区域以及底部Type-c接口位置, 体积仅为巴掌大小, 摆放不占空间。 其次纯白色的外观, 和家居用品非常百搭。

支持多角度安装, 平常直接放在桌面上就是常见的正装, 如果您想要覆盖面更广, 那就可以倒装至房顶上, 亦或是墙角, 形成对角线无死角的摄影覆盖。 搭配产品清单中的挂装零件, 用不了几分钟就轻松搞定。 然后在手机上将画面经过适当的旋转, 就可以正常查看了。

接入米家更智能更便捷, 一句话轻松搞定全屋安防
选购这款摄像头的一大重要原因就是支持接入“米家APP”, 首先给摄像头通电, 按压摄像头底部的复位按钮, 听到语音提示松开即可。 然后可以通过扫描摄像机底部的二维码, 也可以直接搜索设备, 按照提示输入无线网密码等设置后, 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在APP端不仅可以实现实时画面播放, 其次还可以进行一些角度调节, 移动追踪和报警监控设置, 以及一些智能场景的设置。

一句话的事儿, 一直是智能家居应用的形象描述之一, 连接成功米家APP后, 不仅可以实时查看, 还可以对视频画面进行截图以及回放等相关操作, 最方便的是不仅可以用声音控制摄影机的开启语关闭, 其次设置固定生活场景也可以触发开启, 以小编设置为例, 我将原有的语音“我出门了”设置为触发摄影机开启的条件, 每次出门只需要一句“我出门了”, 家中的摄影机就会自动开启进入警戒模式, 有任何的风水草动都会向手机发送消息提醒, 灵敏度非常高。


上下左右云台视角全屋尽收眼底, 全新升级2.5K高清画质看啥都清晰
我的上一款摄像头就是因为不能够多角度调节, 从而被我直接挂在墙角当成了固定摄像头。 这款xiaovv智能云台摄像头支持平面355°自由旋转, 以及上下72°的摄像, 通过手机端即可实现云台的旋转拍摄, 很难想象还有哪些地方是覆盖不到的。 其次110°广角云台的摄像头, 也有效弥补了那5°的空缺, 摄影机不动, 轻松搞定全屋覆盖。


这款摄像头又一大亮点就是全新升级的2.5k的高清画质, 相比较市面常见的1080P, 约为200万像素, 2.5k的画质效果媲美400万像素, 升级后的画质明显清晰流畅不少, 在APP上将画质设定为高清, 视觉清晰犹在眼前。 细节展现更多。 别提多爽了。


红外夜视画面依旧清晰, 双向语音沟通无碍如在眼前
摄像头自带光敏元件, 当监测到周围光线不足的同时, 会自动开启夜视功能提升画质。 尤其适用于看家护院, 关注家中婴儿夜晚的睡眠情况等, 其次夜间拍摄, 噪点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实际体验过程中, 有光和无关环境下并没有明显的区别, 画质依然清晰可见, 守护你的每一晚。

双向语音是我认为智能摄像头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很多惨痛的视频和事故其实是可以避免的, 但往往因为缺失双向语音, 导致只能眼睁睁看着发生却又无能为力。 因为工作需要, 孩子送到姥姥家, 双向语音不仅可以实时沟通, 拉近彼此距离。 其次当孩子一个人玩时, 发现身边有不安全的因素, 及时开启语音制止危险行为的发生, 有时候一句话就可能制止一场事故的发生。

5D内置双极性天线+H.265视频编码稳定播放更省带宽, 双存储方式没有内存卡也可以用
摄像头需要连接手机观看实时视频, 这样连接的稳定性, 画面流畅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比前市面主流的3DB天线传输方式, 在我们xiaovv摄影机, 创新升级为5DB内置双极性天线, 不仅连接更加稳定, 其次传输速率和延迟又油较大改变。 同样摄像机支持2.5K的高清画质传输, 带来带宽以及内存的困扰你, 支持H.265编码技术, 在拥有同等播放画质流畅度的情况下, 可以节省约50%的带宽, 内存方面录像存储占用空间节约50%。

通过摄像头底部的内存卡插孔, 这款摄像机支持内存卡和云存储两种方式, 本地内存卡最大拓展内存支持128GB,相比较而言, 我个人更青睐于使用云存储, 不仅更便捷登录账号即可远程查看视频文件, 其次内存更大循环播放, 最主要是省的网上购物, 直接拿来就可以用。 云端数据不对称加密和MJSC米家安全芯片, 双重加密守护你的个人信息安全。

人形追踪, 24小时守护居家安全, 报警信息实时推送不延迟
作为智能安防设备, 一大主要应用场景就是看家, 支持人形追踪, 当画面中有人员移动, 或者是物体移动就会给手机发送一条消息, 并录制视频。 其次在APP开启人形追踪以后, 摄像头会自动聚焦至人员的身上, 随着人原运动摄像头跟随转动。 时刻保持拍摄对象在视频范围内, 尤其适用于家中无人, 他人闯入的场景, 为后期辨识人物提供有力证据。

在APP端还有一个贴心的报警提醒功能, 便于用户在收到人形移动以及报警提醒以后, 对误闯入人员进行驱离, 开启以后会循环播放,“您已进入监控区域”的警示语, 尤其适合当摄像头安装在户外使用的场景下。

总结:
使用体验这款xiaovv 智能云台摄影机(智享版)2.5K已经有一个多月了, 产品整体亮点非常多, 实用性比较强, 支持室内和户外安装, 性价比也非常高。

整体设计颜值非常高, 支持旋转355°和上下72°以及广角110°的拍摄角度, 全屋覆盖无死角;其次双向语音和预警消息推送, 让我们在看到宝贝身边有安全隐患和家中人员闯入, 不再只是看看, 同步发送警示消息, 更加安全成为宝贝隐形的守护神。 夜视功能搭配2.5K高清画质, 白天更懂夜的黑。

智能操控方面, 接入绑定米家APP, 可以在APP上实现角度旋转, 人形追踪以及角度倒置等等功能的设定, 其次搭配家中的小爱同学, 创设固定适用场景, 轻松实现一句话的事儿, 实现全屋智能。 上传至云端的数据也经过多次加密, 守护个人隐私更专业。

最后, 在提升产品使用感受的一些小细节也非常值得一说, 如光敏镜头, 精准感知光线变化, 自动开启夜视模式;画质高清有保障;内存卡槽和复位键隐藏在摄像头云台底部, 确实是不容易被发现, 消除了熊孩子的好奇心, 带来的隐患, 最后就是关机自动隐藏摄像头, 防止泄露用户隐私。 整体来说这款xiaovv 智能云台摄影机(智享版)无论从性价比还是实用性方面, 都是一款值得推荐的居家安防好物。
送爸妈一只泡脚桶, 养生健康又舒适******
泡脚养生是最简单的方式了, 那怎样才能方便又舒适地泡脚呢?当然是用泡脚桶了。 我5年前开始泡脚养生, 最开始是用开水壶烧水后用洗脚盆泡脚, 不仅水温不好控制, 而且水冷得也很快, 所以后来也陆续用过蒸脚桶和泡脚桶, 最舒适的还是泡脚桶了, 今年冬天又给爸妈买了这只HTIH泡脚桶Q1升级款, 那这款泡脚桶好不好用, 一起来看看吧。 HITH是小米生态链品牌, 整体做工和质量非常不错, 这款HTIH泡脚桶Q1升级款的外观非常的时尚, 整体白色造型看着还不错, 放在家里也是很不错的。 ▼

配件方面, 包含2个万向轮、 2个滚轮、 说明书以及充电线。 ▼

这款HTIH泡脚桶Q1升级款是最新款, 相比于老孔没有采用4个万向轮, 是因为4个万向轮在使用的时候不太容易控制滚动方向, 这种两个万向轮的设计, 优势在于使用的时候, 桶基本上只能前后移动, 方便固定使用。 ▼

而且两个滚轮还设计了插槽固定, 按一下就会固定两个轮子, 坐着泡脚的时候, 桶身就再也不会乱跑了。 ▼

而作为最新款泡脚桶, 也做了很多的改良设计, 其中最大的改良地方, 就是将传统的滚轮圆盘按摩器, 优化为TPE软胶护垫按摩, 圆盘按摩器使用久了之后, 脚底会痛, 而这种软胶护垫按摩的设计, 会非常的舒适, 即使长时间使用也没有不适感。 ▼

而这种按摩的方式, 会覆盖到脚掌、 脚弓、 脚跟3个区域, 这是也是目前使用过的泡脚桶里面, 按摩体验最舒适的一种设计。 ▼

同样的在桶内还设计了药盒区, 如果你喜欢药浴, 可以把药包放在这里面, 泡脚的时候享受药浴, 也不会导致药草飘得到处都是。 ▼

另外一个升级的体验, 是加深了桶的高度, 支持的最高水深, 量了一下发现在17cm左右。 ▼

这里为什么要提到支持的最大水深呢?因为很多泡脚桶高度比较低, 支持的最大水深也基本只能覆盖到脚踝区域, 也就是刚刚过脚面的样子, 而HTIH泡脚桶Q1升级款桶深25cm, 支持的中档水位就已经可以到达小腿肚。 ▼

可以看到中档水位已经远远覆盖过了脚面, 快达到小腿肚的高度, 这样的好处是泡脚会更舒适, 小腿肚也是暖暖的。 ▼

在泡脚桶装满水之后, 移动桶身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所以HTIH泡脚桶Q1升级款针对这种情况, 设计了一个可伸缩皮带拉手, 拉出皮带后, 搭配万向轮, 就可以轻轻松松拖着移动了。 ▼

再来看一下操作方式, 这款HTIH泡脚桶Q1升级款拥有6个功能按钮, 可以控制水温、 按摩、 定时, 面板看着也非常高端。 ▼

操作方式也很简单, 老人小孩上手都没有难度, 按钮为触控操作, 与内部电路完全隔绝, 防止溅水触电, 大大增强安全性。 ▼

在开启“加热冲浪”功能后, 内部的水磊会循环喷出热水, 泡脚的同时还能享受温热水流的冲击, 会大大增强泡脚体验。 ▼

需要好评的是这两个按摩脚垫, 脚垫增大了受力面积, 3个按摩区域的脚底按摩, 是真的超级舒适, 相比圆盘按摩的痛感, 直接提升一个档次。 ▼

按摩强度, 也支持3个档位的调节, 可以按照自己的承受力度进行调整, 我在使用后, 感觉最大3档也是很舒适的按摩体验。 ▼

在安全性方面, HTIH泡脚桶Q1升级款分别做了水温监控以及DPS加热系统, 带来的好处是, 可以让泡脚的水温一直处于恒温状态, 不会忽冷忽热, DPS加热系统则是拥有10倍于普通PTC加热器的绝缘厚度, 增加使用安全性能。 ▼

这么大的一只花, 泡完脚清理泡脚水也是很麻烦的事情, 所以HTIH泡脚桶Q1升级款在底部设计了一个排水口, 打开后就会排掉内部的水, 完美解决倒水难的问题。 ▼

而泡完脚的收纳也非常简单, 桶的占地面积不大, 顶部的盖子也可以展开进行防尘, 随手放在家里的哪个角落, 也不会觉得碍眼, 毕竟桶本身也是非常好看的。 ▼

整体来说, 这款HTIH泡脚桶Q1升级款的体验还是非常不错的, 优化的地方在于增加的水位深度以及按摩方式, 特别是按摩方式, 是这款泡脚桶最值得体验的地方, 如果你也打算送爸妈一只泡脚桶, 这款真的是首选哦。
前凸后翘!百乐钢笔黑科技之特种笔尖分享!******
前言
2021年到2022年在钢笔产品上出现了不小的变化, 各大厂商都重拾了对于笔尖打磨的开发, 比如凌美, 开发出了汉字尖, 号称专为汉字书写而设计;万宝龙的书法系列, 模仿长刀研开发了全新的打磨, 计划于今年四季度推出;百乐的打磨种类和特种笔尖可以说是最多的了。

2022年在以前的基础上开发出了S尖, 和万宝龙的水滴打磨有一定的相似度, 可以实现横竖书写自己的显著差异, 不过整体是比较粗的, 在国内市场怕是没人会相中它。
百乐目前的笔尖可选类型来到了16种, 抛开粗细和软尖款不谈。
百乐极其独特的特种笔尖有PO硬极细、 FA毛笔写感、 WA软中字、 SU太字和中细字切换以及2022年推出的S尖。 这些产品虽然特点足, 但多款都不适合日常使用, 真正能拿来好好用的主要就是PO尖和WA尖。
本篇就以两支CUSTOM 912来分享下百乐的特种笔尖技术!
钢笔外观
CUSTOM系列可以说是百乐最具盛名的产品, 1986年推出了CUSTOM 67, 奠定了近代百乐的设计基础, 1992年升级CUSTOM 67推出了CUSTOM 74, 是畅销30年至今的百乐代表金笔。 以74为基础不断开发而出的产品基本都是鱼雷设计, 直到2004年, 推出了CUSTOM 845, 在外观上才是首次推出双平顶造型的钢笔。

在2009年, 百乐为了满足入门级金笔中, 平顶外观设计的需求, 推出了CUSTOM Heritage 91, 在2010年, 在91的基础上升级, 推出了我们今天的主角912

912从设计上延续91, 不过91在这两年做了一次改版, 推出了诸如橘红色这样的青春颜色, 而912仅仅只有黑色笔杆可选。 91系列当年为了和74区分开来, 全系使用镀铑工艺, 标配银色金属件和银色笔尖, 在74未大量推出银色笔尖版本的时候, 是大家选购银色尖百乐的备选方案。
整体外观上有些类似于写乐的大型21K, 毕竟91就是照着人家, 对标生产而出的产品。

这个笔杆总体感觉称得上朴素, 我来分析这个外观也分析不出亮点, 天冠平面, 也不像人家写乐做上了一个大大的锚标, 中环装饰和笔夹造型都是平平无奇。

标准的日式旋帽设计, 笔握后部做了个装饰性的银环, 但也没有什么强烈的效果。 除非哪天912也学91做点带彩色的笔杆, 不然它就是一个外观稀松平常的千元内金笔。

912还有一个冷门的原因是一直没有国行版本, 百乐中国压根不引进912, 所以国行百乐之前大打折的环境, 它享受不到。 不过现在日元大跌, 有不少日本的912进到了国内市场, 基本能和742做到同价, 八百就能搞定, 比之前便宜了不少。
钢笔配尖
这篇分享主要讲的是配尖, PO尖的历史非常悠久, 百乐1929年就开发出了这款笔尖, 有了对应的设计思路, WA尖也是在百乐产品的历史长河中和产品融入到一起。

PO尖的解释是硬极细字, 就是在EF尖书写感受的基础上进行了加硬的处理。

WA尖的解释性叫法是软中字, 是在M尖的书写感受基础上进行了加软处理。
特种尖是不做在百乐5号尖上的, 只在10号尖和15号尖产品出现, 一方面是抬高高价产品的独特性, 另一方面, 在我看来, 5号尖这种相当软的笔尖上做加硬设计会非常没效果, 加软设计呢, 则不会显得有多么软。


从侧面观察, 这两枚笔尖铱粒就是EF尖和M尖的标准铱粒做了弯曲处理。
PO尖是向笔舌端弯曲, 书写时中缝几乎不产生形变, 所以在10号尖硬度的基础上书写感受更硬一些, 总体还是微微带弹。
WA尖是向笔舌反方向弯曲, 书写时中缝形变增大, 在WA尖基础上显得更软, 但整体还是10号尖硬朗风格, 没有巨大的改变。

字迹方面, 两款笔分别对应了EF和M尖的书写粗细, 要说日用都还是可以的, 毕竟EF~M的百乐都不算特别粗。
PO尖整体日用属性更强, 加硬版百乐10号EF尖。 WA尖最开始我看到弯折设计, 还会以为这款类似国内的美工尖, 实质上和美工尖没有任何关系, 不会增强任何的书写表现力, 只是软度相比标准10号M尖更高, 低于SM尖, 也没有百乐5号尖那么软。
尾巴
总结一下, PO尖和WA尖都是冷门的特种尖, 主要就是在软硬度上有所差异, 如果手法好, 拿个EF和M自己掰到这个角度, 就是同样的效果。
两款笔尖都比较冷门, 我个人看来, 10号尖和15号尖的原始硬度都调教得比较出色, 有兴趣可以买这两款, 对于初涉金笔, 我还是推荐百乐金笔的F尖和FM尖。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分享了, 感谢阅读, 期待下次的交流~
体积飙升近一倍: Intel巨蛇峡谷NUC详细配置曝光******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近日, Intel搭载13代酷睿的UNC曝光, 其膨胀到13.9升的以及让人吐槽“你管这叫NUC?”。
好在, 目前由用户在闲鱼曝光了Intel搭载12代酷睿的NUC“巨蛇峡谷”的详细参数, 它虽然体积也有上涨, 但至少还没有膨胀到和ITX主机相差无几的地步。
根据公开的数据, 新一代巨蛇峡谷的体积为2.5升, 相较上一代的1.3升有将近一倍的涨幅, 但在整体外观上依旧沿用了系列此前小型化、 简洁化的设计, 与体积放飞自我的13代酷睿版本差距明显。

在2.5升的体积下, 用户最高可选的配置为一颗i7-12700H处理器, 以及一张A770M 16GB显卡, 足够满足常规使用需求。
扩展方面, 新一代巨蛇峡谷支持双M.2 2280 PCIe 4.0 SSD, 以及双通道DDR4-3200笔记本内存扩展。

接口上, 该NUC前后各有一个雷电4接口, 配备2.5G以太网口、 SDXC读卡器、 HDMI 2.1、 DP 2.0和mini DP 2.0接口。
文字AYANEO AIR掌机宣布月底量产, 搭载R5+5.5英寸OLED屏******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IT之家 7 月 18 日消息, 今年 5 月底, AYANEO 发布了全球首款超轻薄 OLED Windows 掌机 AYANEO AIR, 搭载 AMD 的 6 核处理器 R5 5560U, 8GB+128GB 早鸟价 2999 元, 正常价 3399 元, 16GB+256GB 早鸟价 3599 元, 正常价 3999 元。
今天, AYANEO AIR 掌机第一批试产, 预计周末交付。 试产结束后将进行生产总结, 大批量生产将于月底上产线并陆续发货。

IT之家了解到, 这款轻薄 OLED 掌机重量 395g, 薄 17mm。 屏幕为专业原色 OLED 屏, 采用和辉光电 5.5 英寸 1080P SPR 像素排列屏幕, 亮度 350 尼特, PPI 404, 对比度为 100000: 1, 色温 8500k, 支持 AF 防指纹。
官方称, 小霍尔摇杆第一次出现在 Windows 掌机, 告别小摇杆漂移, 实现内外圈均 100% 无死区。 性能方面, 官方称, AYANEO AIR 的性能足够日常使用, 可以完美运行 1080P 画质下的所有独立游戏, 以 720P 流畅运行几乎所有 3A 游戏。
电脑电源如何选?拆解安钛克HCG1000金牌全模******
许多小伙伴组装电脑追求颜值灯效高大上的RGBCPU水冷内存和显卡, 却总是把电源预算压倒最低, 实际上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错误做法。
PC电源的直接功能就是将220V交流市电转变为各个PC硬件所用的12V、 5V、 3.3V等直流电, 电源用料做工品质越好, 电脑整机运行越稳定。 倘若你为了省钱怠慢了电源, 轻则电压不稳, CPU硬盘寿命减少甚至挂掉, 重则电源自燃、 整机全烧, 所以说“廉价电源一时爽, 起火炸机泪两行”, 各位新手装机, 一定要引以为戒。
那么, 如何选择可靠的高品质电源电源?空口白话谁都能讲, 今天笔点酷玩就以手里这款安钛克HCG1000金牌全模组电源为例, 聊聊什么样的电源更有质量保障。

HCG是安钛克高端系列电源的型号前缀, 比NE系列质量标准更高一阶, 质保长达10年, 而且支持只换不修。 以它为例, 大家可以有一个明确的选购参考坐标。

开箱与配件
HCG1000对应的是1000W功率, 这个功率足够30系顶级显卡(如3080Ti、 3090、 3090Ti)用户装机使用, 9月份的40系显卡上市之后也能hold住, 如果你近期有蹲守3080/3090卡或全新40系显卡的打算, 这款电源也可以作为预备选项一步到位。

由于此前我也升级过HCG850的金牌全模, 因此对这款1000W的黄黑配色包装并不陌生。 除HCG系列和1000W、 80Plus金牌认证标记之外, 安钛克35周年纪念的标识也非常显眼, 包装内部的纸质材料(除说明书和质保卡之外)也有一张安钛克35周年高端电源科普卡片。

全彩印包装侧面也标明了电源主要参数和线材配置。 其12V输出达到了996W, 占据总额定功率的99.6%, 规格拔群;模组线缆方面, HCG1000比HCG850金牌全模的配置还要丰富, 其中6+2pin PCI-E线缆共6根, 其中1根是1分2的, 足足8个PCI-E接口。

SATA线缆的接口也比HCG850多出2个, 达到12个;大4Pin线缆接口多1个, 达到6个, 4+4pin CPU供电线2条, 24pin M/B主板线、 FDD软驱线各1条。 线缆全部蛇网包裹, 常规扁线, 插头标识明确, 做工严谨, 12V输出线末端还配置日系固态电容, 可以保证稳定输出, 因此这块儿捆扎得略硬, 走线时偶尔需要调整一下, 有需求的朋友可以考虑折腾定制线。

外观概览
简要说下安钛克HCG1000的参数, 三围160x150x86mm, 毛重3.11kg, 电源净重1.88kg, 兼容新一代CPU, 金牌全模组, 92%的转换效率优于金牌认证标准。

风扇栅格也很用心, 细节不止体现在LOGO上, 比起普通电源惯用的贴纸, 黄白双色的HCG-High Current Gamer系列印标更显精致。

电源这一面有详细的参数规格贴纸, 后面拆解时将详细展开。

模组接口方面分成3排, 规划更为合理。 下图最上方一排是3组一体化PCI-E/CPU供电接口, 24pin主板供电在最下, 左侧2个独立的PCI-E/CPU接口, 中间4个SATA/大4pin供电口, 模组线插接防呆, 接线方便。

电源线旁边带有桥式开关, 以及Hybrid Mode智能静音风扇的开关, 拥有第三代智能温控技术加持, 支持智能启停, 低功率输出时风扇不转更安静。

拆解安钛克HCG1000金牌全模
看清楚电源之后, 拆解正式开始, 让我们看看它的品质是否表里如一。 先拆下两面各4颗大螺丝, 下图所拆螺丝处原有贴标, 撕掉就失去了10年保修哟(大喊一句豪横)。

想要拆开侧板还要解除下面对着的2面共8颗稍小一些规格的螺丝。

对称式的两个L型框架已拆, 板材非常坚固, 厚度2mm左右, 对电源的支撑保护让人放心。

再拆下风扇2个侧面共4颗螺丝, 即可将风扇。 这一面框架翻开。

安钛克HCG1000采用了13.5cm的鸿化FDB业态轴承风扇, 扇叶数11, 厚度25毫米, 转速最高达到2300, 兼顾低噪音和高散热, 支持智慧温控(无扇/安静低转速/强劲高转速3种模式), 一般用于高端电源。 风扇与板材由4颗螺丝固定, 我们把供电线拔掉放到一边。

电源内部详解
咱就说第一印象: 电源内部规划利索周整得让人叹服, HCG系列不愧为骨灰级金牌, 全系标配的日系电容, 电源的功率稳定性、 寿命和耐用性可见一斑。

HCG1000金牌全模采用DC-DC全桥式LLC谐振, 主动式PFC, 具备12V同步整流技术, 配上全日系固态电容, 性能和稳定性自然没得说, 安全性方面达到工业级线路保护, 支持OCP, OVP, SCP, OPP, OTP, SIP, NLO等等。

市电接入内部后, 先进入一级独立的EMI滤波电路, 上面可见X电容x1, Y电容一对;接着进入该电路下方的二级EMI电容(绿色电感处), X/Y电容之外还有MOV压敏电阻和NTC热敏电阻保护元件, 进一步保障电源稳定。

下图中心这个大方块就是主动式PFC电感, 侧面黄色贴纸的字母S就是大厂标记, 主动式PFC电路就是高于金牌认证转换效率的功臣之一。

大方块旁边这个400V、 680微法、 105℃规格的主电容来自红宝石Rubycon。

与散热片“一墙之隔”, 有3颗英飞凌MOS管组成的整流桥负责升压, 绿色NTC热敏电阻左边的黑色元件为HF46F继电器, 这些也是PFC电路的组成部分。

下面这个缠着“绷带”的老伙计就是HCG1000的主变压器了, 型号VER42BB04, 对12V输出至关重要。

下图两个小缠“绷带”的电压器用于待机供电。

下图这个部分是加插再主PCB板上的DC to DC电路, 板上有FPCAP固态电容, 用于将12V转换为5V和3.3V输出;为防止晃动, DC to DC PCB板后面还做了贴心的铝板加固。 再往后就是紧挨着外侧模组的输出电路, 可以换个角度看到里面有4颗, 16V 3300微法的日化电解电容, 这部分我就没有进一步拆解了。

拆解小结
不拆不知道, 安钛克HCG1000金牌全模的做工的确扎实, 堆料方面考究, 全日系固态电容、 智能温控风扇、 利索干净的内部构造, 也给人非常放心的高品质感觉。 安钛克HCG1000金牌全模也直接给出了10年质保, 直接换新的保障, 对于我们这些想等着高端显卡, 选择一个可以“一步到位”, 持久稳定供电的PC电源的用户来说, 是一个非常靠谱的选项。

话说回来, 能选择高品质电源的用户, 往往都是三五年一次“大升级”, 每次升级后的电脑硬件连续使用年限在4~6年左右, 像我们这两年遭遇显卡矿潮、 涨跌疯狂的情况, 大部分网友会选择观望, 此时将电源预先升级, 静观显卡降价伺机抄个底也是很明智的装机方案。 总之, 希望这篇电源拆解评测, 能给广大装机刚需用户一个足够详细的参考坐标。 我们不该迷信大厂“信仰”, 如果你有胆识, 也可以拆拆自己的电源, 看看它是暗藏猫腻, 还是表里如一。
前凸后翘!百乐钢笔黑科技之特种笔尖分享!******
前言
2021年到2022年在钢笔产品上出现了不小的变化, 各大厂商都重拾了对于笔尖打磨的开发, 比如凌美, 开发出了汉字尖, 号称专为汉字书写而设计;万宝龙的书法系列, 模仿长刀研开发了全新的打磨, 计划于今年四季度推出;百乐的打磨种类和特种笔尖可以说是最多的了。

2022年在以前的基础上开发出了S尖, 和万宝龙的水滴打磨有一定的相似度, 可以实现横竖书写自己的显著差异, 不过整体是比较粗的, 在国内市场怕是没人会相中它。
百乐目前的笔尖可选类型来到了16种, 抛开粗细和软尖款不谈。
百乐极其独特的特种笔尖有PO硬极细、 FA毛笔写感、 WA软中字、 SU太字和中细字切换以及2022年推出的S尖。 这些产品虽然特点足, 但多款都不适合日常使用, 真正能拿来好好用的主要就是PO尖和WA尖。
本篇就以两支CUSTOM 912来分享下百乐的特种笔尖技术!
钢笔外观
CUSTOM系列可以说是百乐最具盛名的产品, 1986年推出了CUSTOM 67, 奠定了近代百乐的设计基础, 1992年升级CUSTOM 67推出了CUSTOM 74, 是畅销30年至今的百乐代表金笔。 以74为基础不断开发而出的产品基本都是鱼雷设计, 直到2004年, 推出了CUSTOM 845, 在外观上才是首次推出双平顶造型的钢笔。

在2009年, 百乐为了满足入门级金笔中, 平顶外观设计的需求, 推出了CUSTOM Heritage 91, 在2010年, 在91的基础上升级, 推出了我们今天的主角912

912从设计上延续91, 不过91在这两年做了一次改版, 推出了诸如橘红色这样的青春颜色, 而912仅仅只有黑色笔杆可选。 91系列当年为了和74区分开来, 全系使用镀铑工艺, 标配银色金属件和银色笔尖, 在74未大量推出银色笔尖版本的时候, 是大家选购银色尖百乐的备选方案。
整体外观上有些类似于写乐的大型21K, 毕竟91就是照着人家, 对标生产而出的产品。

这个笔杆总体感觉称得上朴素, 我来分析这个外观也分析不出亮点, 天冠平面, 也不像人家写乐做上了一个大大的锚标, 中环装饰和笔夹造型都是平平无奇。

标准的日式旋帽设计, 笔握后部做了个装饰性的银环, 但也没有什么强烈的效果。 除非哪天912也学91做点带彩色的笔杆, 不然它就是一个外观稀松平常的千元内金笔。

912还有一个冷门的原因是一直没有国行版本, 百乐中国压根不引进912, 所以国行百乐之前大打折的环境, 它享受不到。 不过现在日元大跌, 有不少日本的912进到了国内市场, 基本能和742做到同价, 八百就能搞定, 比之前便宜了不少。
钢笔配尖
这篇分享主要讲的是配尖, PO尖的历史非常悠久, 百乐1929年就开发出了这款笔尖, 有了对应的设计思路, WA尖也是在百乐产品的历史长河中和产品融入到一起。

PO尖的解释是硬极细字, 就是在EF尖书写感受的基础上进行了加硬的处理。

WA尖的解释性叫法是软中字, 是在M尖的书写感受基础上进行了加软处理。
特种尖是不做在百乐5号尖上的, 只在10号尖和15号尖产品出现, 一方面是抬高高价产品的独特性, 另一方面, 在我看来, 5号尖这种相当软的笔尖上做加硬设计会非常没效果, 加软设计呢, 则不会显得有多么软。


从侧面观察, 这两枚笔尖铱粒就是EF尖和M尖的标准铱粒做了弯曲处理。
PO尖是向笔舌端弯曲, 书写时中缝几乎不产生形变, 所以在10号尖硬度的基础上书写感受更硬一些, 总体还是微微带弹。
WA尖是向笔舌反方向弯曲, 书写时中缝形变增大, 在WA尖基础上显得更软, 但整体还是10号尖硬朗风格, 没有巨大的改变。

字迹方面, 两款笔分别对应了EF和M尖的书写粗细, 要说日用都还是可以的, 毕竟EF~M的百乐都不算特别粗。
PO尖整体日用属性更强, 加硬版百乐10号EF尖。 WA尖最开始我看到弯折设计, 还会以为这款类似国内的美工尖, 实质上和美工尖没有任何关系, 不会增强任何的书写表现力, 只是软度相比标准10号M尖更高, 低于SM尖, 也没有百乐5号尖那么软。
尾巴
总结一下, PO尖和WA尖都是冷门的特种尖, 主要就是在软硬度上有所差异, 如果手法好, 拿个EF和M自己掰到这个角度, 就是同样的效果。
两款笔尖都比较冷门, 我个人看来, 10号尖和15号尖的原始硬度都调教得比较出色, 有兴趣可以买这两款, 对于初涉金笔, 我还是推荐百乐金笔的F尖和FM尖。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分享了, 感谢阅读, 期待下次的交流~
电脑电源如何选?拆解安钛克HCG1000金牌全模******
许多小伙伴组装电脑追求颜值灯效高大上的RGBCPU水冷内存和显卡, 却总是把电源预算压倒最低, 实际上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错误做法。
PC电源的直接功能就是将220V交流市电转变为各个PC硬件所用的12V、 5V、 3.3V等直流电, 电源用料做工品质越好, 电脑整机运行越稳定。 倘若你为了省钱怠慢了电源, 轻则电压不稳, CPU硬盘寿命减少甚至挂掉, 重则电源自燃、 整机全烧, 所以说“廉价电源一时爽, 起火炸机泪两行”, 各位新手装机, 一定要引以为戒。
那么, 如何选择可靠的高品质电源电源?空口白话谁都能讲, 今天笔点酷玩就以手里这款安钛克HCG1000金牌全模组电源为例, 聊聊什么样的电源更有质量保障。

HCG是安钛克高端系列电源的型号前缀, 比NE系列质量标准更高一阶, 质保长达10年, 而且支持只换不修。 以它为例, 大家可以有一个明确的选购参考坐标。

开箱与配件
HCG1000对应的是1000W功率, 这个功率足够30系顶级显卡(如3080Ti、 3090、 3090Ti)用户装机使用, 9月份的40系显卡上市之后也能hold住, 如果你近期有蹲守3080/3090卡或全新40系显卡的打算, 这款电源也可以作为预备选项一步到位。

由于此前我也升级过HCG850的金牌全模, 因此对这款1000W的黄黑配色包装并不陌生。 除HCG系列和1000W、 80Plus金牌认证标记之外, 安钛克35周年纪念的标识也非常显眼, 包装内部的纸质材料(除说明书和质保卡之外)也有一张安钛克35周年高端电源科普卡片。

全彩印包装侧面也标明了电源主要参数和线材配置。 其12V输出达到了996W, 占据总额定功率的99.6%, 规格拔群;模组线缆方面, HCG1000比HCG850金牌全模的配置还要丰富, 其中6+2pin PCI-E线缆共6根, 其中1根是1分2的, 足足8个PCI-E接口。

SATA线缆的接口也比HCG850多出2个, 达到12个;大4Pin线缆接口多1个, 达到6个, 4+4pin CPU供电线2条, 24pin M/B主板线、 FDD软驱线各1条。 线缆全部蛇网包裹, 常规扁线, 插头标识明确, 做工严谨, 12V输出线末端还配置日系固态电容, 可以保证稳定输出, 因此这块儿捆扎得略硬, 走线时偶尔需要调整一下, 有需求的朋友可以考虑折腾定制线。

外观概览
简要说下安钛克HCG1000的参数, 三围160x150x86mm, 毛重3.11kg, 电源净重1.88kg, 兼容新一代CPU, 金牌全模组, 92%的转换效率优于金牌认证标准。

风扇栅格也很用心, 细节不止体现在LOGO上, 比起普通电源惯用的贴纸, 黄白双色的HCG-High Current Gamer系列印标更显精致。

电源这一面有详细的参数规格贴纸, 后面拆解时将详细展开。

模组接口方面分成3排, 规划更为合理。 下图最上方一排是3组一体化PCI-E/CPU供电接口, 24pin主板供电在最下, 左侧2个独立的PCI-E/CPU接口, 中间4个SATA/大4pin供电口, 模组线插接防呆, 接线方便。

电源线旁边带有桥式开关, 以及Hybrid Mode智能静音风扇的开关, 拥有第三代智能温控技术加持, 支持智能启停, 低功率输出时风扇不转更安静。

拆解安钛克HCG1000金牌全模
看清楚电源之后, 拆解正式开始, 让我们看看它的品质是否表里如一。 先拆下两面各4颗大螺丝, 下图所拆螺丝处原有贴标, 撕掉就失去了10年保修哟(大喊一句豪横)。

想要拆开侧板还要解除下面对着的2面共8颗稍小一些规格的螺丝。

对称式的两个L型框架已拆, 板材非常坚固, 厚度2mm左右, 对电源的支撑保护让人放心。

再拆下风扇2个侧面共4颗螺丝, 即可将风扇。 这一面框架翻开。

安钛克HCG1000采用了13.5cm的鸿化FDB业态轴承风扇, 扇叶数11, 厚度25毫米, 转速最高达到2300, 兼顾低噪音和高散热, 支持智慧温控(无扇/安静低转速/强劲高转速3种模式), 一般用于高端电源。 风扇与板材由4颗螺丝固定, 我们把供电线拔掉放到一边。

电源内部详解
咱就说第一印象: 电源内部规划利索周整得让人叹服, HCG系列不愧为骨灰级金牌, 全系标配的日系电容, 电源的功率稳定性、 寿命和耐用性可见一斑。

HCG1000金牌全模采用DC-DC全桥式LLC谐振, 主动式PFC, 具备12V同步整流技术, 配上全日系固态电容, 性能和稳定性自然没得说, 安全性方面达到工业级线路保护, 支持OCP, OVP, SCP, OPP, OTP, SIP, NLO等等。

市电接入内部后, 先进入一级独立的EMI滤波电路, 上面可见X电容x1, Y电容一对;接着进入该电路下方的二级EMI电容(绿色电感处), X/Y电容之外还有MOV压敏电阻和NTC热敏电阻保护元件, 进一步保障电源稳定。

下图中心这个大方块就是主动式PFC电感, 侧面黄色贴纸的字母S就是大厂标记, 主动式PFC电路就是高于金牌认证转换效率的功臣之一。

大方块旁边这个400V、 680微法、 105℃规格的主电容来自红宝石Rubycon。

与散热片“一墙之隔”, 有3颗英飞凌MOS管组成的整流桥负责升压, 绿色NTC热敏电阻左边的黑色元件为HF46F继电器, 这些也是PFC电路的组成部分。

下面这个缠着“绷带”的老伙计就是HCG1000的主变压器了, 型号VER42BB04, 对12V输出至关重要。

下图两个小缠“绷带”的电压器用于待机供电。

下图这个部分是加插再主PCB板上的DC to DC电路, 板上有FPCAP固态电容, 用于将12V转换为5V和3.3V输出;为防止晃动, DC to DC PCB板后面还做了贴心的铝板加固。 再往后就是紧挨着外侧模组的输出电路, 可以换个角度看到里面有4颗, 16V 3300微法的日化电解电容, 这部分我就没有进一步拆解了。

拆解小结
不拆不知道, 安钛克HCG1000金牌全模的做工的确扎实, 堆料方面考究, 全日系固态电容、 智能温控风扇、 利索干净的内部构造, 也给人非常放心的高品质感觉。 安钛克HCG1000金牌全模也直接给出了10年质保, 直接换新的保障, 对于我们这些想等着高端显卡, 选择一个可以“一步到位”, 持久稳定供电的PC电源的用户来说, 是一个非常靠谱的选项。

话说回来, 能选择高品质电源的用户, 往往都是三五年一次“大升级”, 每次升级后的电脑硬件连续使用年限在4~6年左右, 像我们这两年遭遇显卡矿潮、 涨跌疯狂的情况, 大部分网友会选择观望, 此时将电源预先升级, 静观显卡降价伺机抄个底也是很明智的装机方案。 总之, 希望这篇电源拆解评测, 能给广大装机刚需用户一个足够详细的参考坐标。 我们不该迷信大厂“信仰”, 如果你有胆识, 也可以拆拆自己的电源, 看看它是暗藏猫腻, 还是表里如一。
前凸后翘!百乐钢笔黑科技之特种笔尖分享!******
前言
2021年到2022年在钢笔产品上出现了不小的变化, 各大厂商都重拾了对于笔尖打磨的开发, 比如凌美, 开发出了汉字尖, 号称专为汉字书写而设计;万宝龙的书法系列, 模仿长刀研开发了全新的打磨, 计划于今年四季度推出;百乐的打磨种类和特种笔尖可以说是最多的了。

2022年在以前的基础上开发出了S尖, 和万宝龙的水滴打磨有一定的相似度, 可以实现横竖书写自己的显著差异, 不过整体是比较粗的, 在国内市场怕是没人会相中它。
百乐目前的笔尖可选类型来到了16种, 抛开粗细和软尖款不谈。
百乐极其独特的特种笔尖有PO硬极细、 FA毛笔写感、 WA软中字、 SU太字和中细字切换以及2022年推出的S尖。 这些产品虽然特点足, 但多款都不适合日常使用, 真正能拿来好好用的主要就是PO尖和WA尖。
本篇就以两支CUSTOM 912来分享下百乐的特种笔尖技术!
钢笔外观
CUSTOM系列可以说是百乐最具盛名的产品, 1986年推出了CUSTOM 67, 奠定了近代百乐的设计基础, 1992年升级CUSTOM 67推出了CUSTOM 74, 是畅销30年至今的百乐代表金笔。 以74为基础不断开发而出的产品基本都是鱼雷设计, 直到2004年, 推出了CUSTOM 845, 在外观上才是首次推出双平顶造型的钢笔。

在2009年, 百乐为了满足入门级金笔中, 平顶外观设计的需求, 推出了CUSTOM Heritage 91, 在2010年, 在91的基础上升级, 推出了我们今天的主角912

912从设计上延续91, 不过91在这两年做了一次改版, 推出了诸如橘红色这样的青春颜色, 而912仅仅只有黑色笔杆可选。 91系列当年为了和74区分开来, 全系使用镀铑工艺, 标配银色金属件和银色笔尖, 在74未大量推出银色笔尖版本的时候, 是大家选购银色尖百乐的备选方案。
整体外观上有些类似于写乐的大型21K, 毕竟91就是照着人家, 对标生产而出的产品。

这个笔杆总体感觉称得上朴素, 我来分析这个外观也分析不出亮点, 天冠平面, 也不像人家写乐做上了一个大大的锚标, 中环装饰和笔夹造型都是平平无奇。

标准的日式旋帽设计, 笔握后部做了个装饰性的银环, 但也没有什么强烈的效果。 除非哪天912也学91做点带彩色的笔杆, 不然它就是一个外观稀松平常的千元内金笔。

912还有一个冷门的原因是一直没有国行版本, 百乐中国压根不引进912, 所以国行百乐之前大打折的环境, 它享受不到。 不过现在日元大跌, 有不少日本的912进到了国内市场, 基本能和742做到同价, 八百就能搞定, 比之前便宜了不少。
钢笔配尖
这篇分享主要讲的是配尖, PO尖的历史非常悠久, 百乐1929年就开发出了这款笔尖, 有了对应的设计思路, WA尖也是在百乐产品的历史长河中和产品融入到一起。

PO尖的解释是硬极细字, 就是在EF尖书写感受的基础上进行了加硬的处理。

WA尖的解释性叫法是软中字, 是在M尖的书写感受基础上进行了加软处理。
特种尖是不做在百乐5号尖上的, 只在10号尖和15号尖产品出现, 一方面是抬高高价产品的独特性, 另一方面, 在我看来, 5号尖这种相当软的笔尖上做加硬设计会非常没效果, 加软设计呢, 则不会显得有多么软。


从侧面观察, 这两枚笔尖铱粒就是EF尖和M尖的标准铱粒做了弯曲处理。
PO尖是向笔舌端弯曲, 书写时中缝几乎不产生形变, 所以在10号尖硬度的基础上书写感受更硬一些, 总体还是微微带弹。
WA尖是向笔舌反方向弯曲, 书写时中缝形变增大, 在WA尖基础上显得更软, 但整体还是10号尖硬朗风格, 没有巨大的改变。

字迹方面, 两款笔分别对应了EF和M尖的书写粗细, 要说日用都还是可以的, 毕竟EF~M的百乐都不算特别粗。
PO尖整体日用属性更强, 加硬版百乐10号EF尖。 WA尖最开始我看到弯折设计, 还会以为这款类似国内的美工尖, 实质上和美工尖没有任何关系, 不会增强任何的书写表现力, 只是软度相比标准10号M尖更高, 低于SM尖, 也没有百乐5号尖那么软。
尾巴
总结一下, PO尖和WA尖都是冷门的特种尖, 主要就是在软硬度上有所差异, 如果手法好, 拿个EF和M自己掰到这个角度, 就是同样的效果。
两款笔尖都比较冷门, 我个人看来, 10号尖和15号尖的原始硬度都调教得比较出色, 有兴趣可以买这两款, 对于初涉金笔, 我还是推荐百乐金笔的F尖和FM尖。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分享了, 感谢阅读, 期待下次的交流~
消息称华为Mate X3将于年底发布, 荣耀Magic V2要等明年Q1******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IT之家 7 月 18 日消息, 数码博主 @旺仔百事通 表示, 新一代折叠屏旗舰华为 Mate X3 将在今年 12 月底或明年 1 月发布, 而荣耀 Magic V2 将于明年第一季度到来。

值得一提的是, 台湾电子时报援引供应链消息称, 华为近期敲定了旗下折叠屏手机新旗舰 Mate X3 的出货日期, 预计新机将于 11 月开始量产, 预计 2023 年初上市, 总出货量将较 Mate X2 增长超 8 成。
此外, 数码博主 @旺仔百事通 也表示华为 Mate 50 系列将于 8 月底到来, Mate X3 将于 12 月底或明年 1 月到来。 当然, Mate 50 系列已经是老生常谈了, 此处就不再赘述。

IT之家了解到, 华为去年 2 月发布了搭载了麒麟 9000 的 Mate X2, 两块屏幕都支持 90Hz 刷新率, 后续又推出了 Mate X2 4G 版、 素皮典藏版、 春节限定版等等, 又在今年 4 月发布了华为 Mate Xs 2, 9999 元起。

机械革命新款Code 01程序员本曝光: 搭载R7 6800H, 可选64GB内存******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IT之家 7 月 18 日消息, 不久前, 机械革命官方透露, 新款 Code 系列程序员本将最早将在本月底发布。 现在, 机械革命内部 PPT 流出, 显示新款 Code 01 笔记本将搭载 R7 6800H 处理器, 最高可选 64GB 内存。

如上图所示, Code 01 Ver 2.0 将搭载 54W 性能释放的 R7 6800H 处理器, 配备 DDR5-4800 内存, 可选 16GB、 32GB 和 64GB, SSD 可选 1TB PCIe 4.0。
机械革命官方微博现已宣布新款 Code 系列笔记本即将发布, 官方正在做问卷调查。
IT之家曾报道, 2020 年 5 月, 机械革命发布了初代的 Code 01 , 15.6 英寸, 搭载了 7nm AMD Ryzen 4000 移动标压处理器, 售价 4299 元起。

机械革命 Code 系列还有 Code 10 型号, 将搭载英特尔酷睿酷睿处理器, 预计也将在不久后发布。
AYANEO AIR掌机宣布月底量产, 搭载R5+5.5英寸OLED屏******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IT之家 7 月 18 日消息, 今年 5 月底, AYANEO 发布了全球首款超轻薄 OLED Windows 掌机 AYANEO AIR, 搭载 AMD 的 6 核处理器 R5 5560U, 8GB+128GB 早鸟价 2999 元, 正常价 3399 元, 16GB+256GB 早鸟价 3599 元, 正常价 3999 元。
今天, AYANEO AIR 掌机第一批试产, 预计周末交付。 试产结束后将进行生产总结, 大批量生产将于月底上产线并陆续发货。

IT之家了解到, 这款轻薄 OLED 掌机重量 395g, 薄 17mm。 屏幕为专业原色 OLED 屏, 采用和辉光电 5.5 英寸 1080P SPR 像素排列屏幕, 亮度 350 尼特, PPI 404, 对比度为 100000: 1, 色温 8500k, 支持 AF 防指纹。
官方称, 小霍尔摇杆第一次出现在 Windows 掌机, 告别小摇杆漂移, 实现内外圈均 100% 无死区。 性能方面, 官方称, AYANEO AIR 的性能足够日常使用, 可以完美运行 1080P 画质下的所有独立游戏, 以 720P 流畅运行几乎所有 3A 游戏。
小米新专利公布 虚拟角色也能基因繁殖 这是啥原理?******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近日, CNMO在天眼查上发现,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线公司申请的“可繁殖的虚拟角色的形象参数生产方法、 装置及存储介质”专利获授权。

小米
根据专利摘要显示, 该专利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基因序列来生成不同形象的虚拟角色, 生成的虚拟角色的形象是无法预期的, 这极大增加了生成虚拟角色的趣味性。 此外, 该专利技术还可以将虚拟角色生成方法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 以区块链技术存储虚拟角色的信息, 以利用区块链技术的透明和去中心化的特点来保证虚拟角色是独一无二、 不可复制和销毁的。

小米新专利
据悉, 此前小米曾公布了一项“虚拟角色的处理方式、 装置及存储介质”专利。 这个专利技术能够获取用户输入的语句, 提取与虚拟角色相关的人设信息, 根据图像和动作参数, 得到转换后的目标虚拟角色。
结合这两项专利来看, 小米很有可能会带来全新的虚拟角色生成方式, 同时大大增加虚拟角色的趣味性。 结合当今元宇宙浪潮大环境来看, 偶像明星频频塌房, 虚拟偶像或将成为未来娱乐产业的新风口。 小米在这些专利技术的辅助下, 或将为未来娱乐产业带来新的突破, 甚至给消费者带来虚拟角色团队也不是没可能。
Redmi K50i真机照曝光: 屏幕材质为LCD******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7月18日消息, Redmi即将在印度发布K50系列新品, 名为K50i。
赶在发布会之前, mysmartprice曝光了Redmi K50i真机照。 和K50采用三星2K屏相比, K50i屏幕为LCD, 分辨率为FHD+, 屏幕尺寸为6.6英寸, 形态为中置挖孔。
这是K50系列家族中唯一一款采用LCD材质的机型, 此前发布的K50、 K50 Pro和K50电竞版都是OLED材质。

参数方面, 和K50一样, Redmi K50i也是搭载联发科天玑8100旗舰处理器, 这是联发科今年商用的一颗次旗舰芯片, 基于台积电5nm工艺制程打造, 堪称一代神U。
具体来说, 联发科天玑8100芯片由4颗主频为2.85GHz的Cortex-A78大核、 4颗2.0GHz主频的Cortex-A55组成, 性能强悍。
此外, Redmi K50i后置6400万AI三摄, 包括6400万主摄、 800万超广角和200万微距, 有6GB+128GB和8GB+256GB两种选择。
该机将于7月20日在印度登场。




小新Air14 Plus 2022锐龙版评测: 卷出新高度******
【大泽科技SHOW】去年联想小新Air14 Plus作为新的系列正式发布, 它的定位介于小新Air系列和小新Pro系列之间。 它在以均衡性见长的小新 Air系列基础之上, 对配置进行了多方面升级, 同时又兼顾了轻薄便携的属性, 从市场反馈来看, 大家对这个系列所持的态度还是比较肯定的。 如今, 我们终于等到了它的升级款——小新Air14 Plus 2022锐龙版。

因为换用了更新一代的AMD 锐龙6000HS Creator Edition处理器, 它不仅在性能方面有了更加出色的表现, 还因为锐龙6000HS系列更加出色的能效表现收获了更强的续航能力。 正所谓“大核配大显”, 全新RDNA2架构核显的加入, 让它的图形性能得到了大幅加强, 使得作为轻薄本的它也有了畅快运行游戏的能力。 除此之外, 看似相同的外表之下, 小新Air14 Plus 2022锐龙版其实在外观做工等方面有着一些小变化, 值得我们展开来讲一讲。
极致简约派的代表, 细节微小升级
小新Air14 Plus 2022锐龙版采用的是比较经典的深空灰配色, A面依然是大大方方的简约设计, 除了角落里的Logo再无其他的元素。 不过, 依靠联想自研铝材和细腻喷砂工艺, 它的质感还是很出众的。 这一代所升级的更细腻的喷砂工艺, 还给到了它更出色的手感, 长期抚摸也不会留下令人难受的指纹, 强迫症狂喜。



312.2*221mm的尺寸让它仅比A4纸的面积大一点点, 由于厚度仅有15.9mm、 重量只有1.4kg, 它可以放进任何一个随身的袋子甚至文件袋中, 便携性是妥妥的。

B面配备的是一块2.2K 16:10 IPS雾面屏, 包括下边框在内的边框宽度都控制得十分不错, 屏占比肉眼可见的高。 此外, 屏幕还支持100%sRGB的高色域, 显示素质也是过关的。 这块屏幕还在护眼方面下了不小的功夫, 支持全亮度的DC调光, 并且通过了莱茵硬件低蓝光认证和Eyesafe认证双认证, 长时间使用相对来讲确实会更加舒适, 眼睛更不容易疲劳。

屏幕上方的1080P全高清摄像头支持开盖开机人脸识别, 十分方便。 与其他传感器一起做成小黑条的形式, 还是挺有设计感的。

C面支持三档背光的1.3mm键程键盘从使用角度来讲是挑不出什么毛病的, 敲击起来手感不错。 今年小新Air14 Plus 2022锐龙版还引入了键盘面进风的设计, 官方称之为“气动式键盘”, 它能够确保键盘温度在极端环境下依然处在合理范围内, 让键盘即使在烤机的情况下也保持不错的手感。


为触控板添加的一圈CNC钻切小亮边, 同样是今年小新Air14 Plus 2022锐龙版在外观上的小升级之一, 确实也让C面更加精致了一些。

接口阵容方面, 这款机型还是比较齐全的。 2C2A+HDMI+SD读卡器的组合, 在轻薄本品类里算得上是很有诚意, 使用中基本可以告别扩展坞这个东西。 其中, 双USB-C接口全部都是全功能的设计, 用于PD充电、 视频输出以及高速数据传输都没有问题;HDMI接口这一次升级到了2.0版本, 4K 60Hz的无损输出算是安排到位了。


小新Air14 Plus 2022锐龙版还配备了之前只在YOGA或小新Pro级别轻薄本上才配备的、 支持杜比全景声的双扬声器。 键盘两侧+底部同时发声四出音的设计, 也带来了更加身临其境的沉浸感, 用它来追剧看大片, 也是不错的选择。

搭载锐龙7 6800HS, 性能续航可以兼得
老规矩, 在开始性能测试之前, 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手中这款机型的主要配置: AMD 锐龙7 6800HS移动处理器, AMD Radeon 680M显卡, 16GB LPDDR5 6400MHz双通道板载内存, 512GB NVMe PCIe 4.0×4 SSD。

这里要多说一句, 小新Air14 Plus 2022锐龙版所配备的软件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升级, 联想电脑管家、 联想应用商店之外, 还有联想智能引擎可供使用。 使用它们就可以轻松在图形化的界面中对电脑进行管理和调整, 比第三方应用简洁很多, 也没有广告啥的困扰, 对于硬件大神们来讲可能就那么回事, 对于小白用户来讲就非常贴心了。

在联想智能引擎中将性能模式调整到“野兽模式”, 开始我们的测试。

处理器方面, 小新Air14 Plus 2022锐龙版选择搭载的是全新锐龙6000HS Creator Edition处理器。

HS系列处理器的定位处于AMD锐龙系列移动处理器当中45W标准功耗的H系列和15-28W标准功耗的U系列之间, 可以更好地平衡便携性和性能需求。 Zen 3+架构和优化过的6nm制程工艺让它在性能和能效方面做到了“两开花”, 让高性能和长续航不再是“单选题”。

手中这台是搭载AMD 锐龙7 6800HS移动处理器的版本。 该处理器拥有8核心16线程, 主频3.2GHz, 最高加速频率高达4.7GHz, 拥有着16MB L3缓存。 对比主频2.8GHz、 加速频率4.4GHz的前代产品AMD 锐龙7 5800HS, 其在频率上的提升显而易见, 这让我们对它的性能表现更加期待。

我们来看一下这款移动处理器在性能实测中的表现。 首先是CPU-Z测试, 它的单核成绩为617.2, 多核成绩为5838。

3DMark 的CPU Profile测试, 它的最大线程分数为5923, 单线程分数为819。 这里, 同样35W功耗下的酷睿i7-1260P笔记本单一线程成绩为819, 最大线程成绩仅有4700左右, 锐龙7 6800HS在多线程性能上的优势十分明显。



经典的CineBench全家桶环节, CINEBENCH R15单核成绩245, 多核成绩2017;CINEBENCH R20测试结果为单核成绩593, 多核成绩4850;CINEBENCH R23测试结果为单核成绩1517, 多核成绩11537。


视频编码方面的测试中, X264的成绩为56.63fps, X265的成绩为34.96fps。
从这些针对处理器性能的测试成绩来看, 小新Air14 Plus 2022锐龙版所搭载的AMD 锐龙7 6800HS移动处理器确实提供了不错的性能基础, 这对于小体积的轻薄本来讲是非常难得的。 相比前代产品30W功耗的锐龙7 5800U表现, 小新Air14 Plus 2022锐龙版在性能上的提升是十分显著的。 对比同样运行在35W功耗下的酷睿i7-1260P成绩, 我们会发现, 锐龙7 6800HS虽然在单线程成绩上与对方有一点点差距, 但在多线程成绩上, 优势更加明显一些。 如此看来, 尽管12代酷睿在多核性能上突然猛进, 但在多任务并行的场景下, 锐龙移动处理器依然是那独孤求败的王者。

显卡方面, 大家并不用因为小新Air14 Plus 2022锐龙版没有搭载独立显卡而感到遗憾。 事实上, 全新锐龙6000系列处理器所内置的RDNA 2架构核显实力是有目共睹的, 它的性能足以击败一些入门级独立显卡, 面对网络游戏绰绰有余, 甚至低预设挑战一下3A大作也不是完全不行。


老规矩, 先是理论测试, 3DMARK的Time Spy 和Fire Strike Extreme两项测试, 它的显卡分数分别为2578分和7531分, 是让入门级独显羡慕不已的一个成绩。

我们再来关注一下它在实际游戏中的表现。 1920×1080分辨率, 预设全高的环境下的《CSGO》, 全局平均帧率可以达到107.587, 妥妥高帧率畅玩的水平。

如果你真的非常想在这款轻薄本上游玩3A大作, 也不是不可以。 同样1920×1080分辨率下, 低预设的《古墓丽影: 暗影》可以跑到平均54帧, 对于挑剔的硬核玩家来讲这肯定差点意思, 但最起码它能够流畅地跑起来, 让我们把瘾先过了。

众所周知, 核显使用电脑内存作为显存, 所以在未配备独显的笔记本上, 我们更需要关注内存的性能表现。 使用AIDA64对它的16GB LPDDR5 6400MHz双通道板载内存进行测试, 其读取速度为45027MB/s, 写入速度为5117MB/s, 复制速度为52175MB/s, 时延103.3ns。 这样的成绩保证了它的内存并不会成为显卡释放潜力的瓶颈, 短期内16GB的容量应该也够大家去“折腾”了, 也不用担心内存不足的情况发生。

硬盘方面, 这块512GB的SSD顺序读取速度为3237.89MB/s, 顺序写入速度为3228.25MB/s。 读写双3200MB/s的速度在PCIe 4.0时代属于比较中规中矩的, 就算你是时常用导入导出大体积文件的创作者, 这个速度也不会让你过于困扰, 日常办公党就更没有问题了。

PCMark 10的测试部分, 小新Air14 Plus 2022锐龙版的整机总成绩为6590, 非常不错。 观察子项成绩我们可以看到, 它在生产力、 数位内容创作这样比较吃性能的场景下依然可以有9300+和8400的高分成绩, 这代表这款看起来比较迷你的笔记本确实能够胜任日常办公和一定程度的创作任务, 这是大多轻薄本望尘莫及的。

室温25℃的环境下, 我们进行了30分钟单烤FPU的测试。 最终, CPU的功耗稳定在了35W, 处理器温度稳定在76℃左右。 在如此极端的场景下, 小新Air14 Plus 2022锐龙版做到了确保性能释放的同时, 让处理器长时间维持在一个非常健康的温度下, 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不得不说, 它的“Hurricane飓风”散热系统所配备的95mm×95mm超大尺寸风扇以及双热管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更强悍的散热能力应该也是小新Air14 Plus 2022锐龙版敢于在前代产品基础上, 把功耗从30W加码到35W的底气, 这避免了它成为一名“短跑选手”, 让它出色的性能表现不会只是昙花一现。

最后我们来关注一下整机在续航方面的表现。 小新Air14 Plus 2022锐龙版的电池容量为56.5Wh, 纸面数据并不华丽, 但实测结果却给到了我们惊喜。 我们在50%亮度的环境下使用PCMark 10的现代办公模式进行实测, 它的续航成绩达到了14小时44分钟。
在实际的使用中我们也印证了这强悍的续航成绩, 在整整8个小时的高强度办公过后, 它甚至还可以有一半左右的电量, 可以说是充满电后, 去哪都不虚。 没电的时候, 65W的PD适配器轻轻一怼, 回血也是非常的快, 堪称电量焦虑党的福音。 性能大幅提升的情况下, 还能让笔记本在续航方面有这样的表现, 锐龙 7 6800HS给力的能效表现也确实是名不虚传。
总结
总的来讲, 小新Air14 Plus 2022锐龙版与前代产品一样, 依然在颜值、 轻薄、 屏幕素质等方面有着比较出彩的表现。 并且, 因为换用了更新一代的AMD 锐龙6000HS移动处理器, 它在性能和续航两个非常影响实际使用体验的方面都做得更加到位, 可以说远远超越了我们对它的预期, 这给大家用它来移动办公、 设计剪辑都提供了更强有力的生产力基础。
像我一样有一定性能需求的用户, 不再被“轻薄”拒之门外, 怎么说都是一件好事, 如果你此前也曾为笔记本的便携性、 强性能和长续航不能兼得而苦恼, 那小新Air14 Plus 2022 锐龙版绝对值得你考虑。
三星应用商店上架全新图像处理APP!S22系列可用******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有时候女生选择去一个地方游玩, 不是因为这个地方有多好玩, 而是拍照出片很好看。 相信大多数人都听过这句话: 会拍照的男朋友很加分。 不过, 有时候用手机拍出来的原片, 都会存在细节问题, 所以这时候后期修图就显得尤为重要。 7月18日, 手机中国了解到, 三星开发了一个新的APP——Galaxy Enhance-X, 是一个用于图片的AI增强工具, 日前已在三星应用商店上架。

三星S22系列

Galaxy Enhance-X
据了解, Galaxy Enhance-X有点类似于三星相册自带的重录功能, 但这款新APP的功能更多。 Galaxy Enhance-X可以一键自动AI, 增强HDR显示效果;将模糊的照片对焦, 修复模糊;移除照片中的摩尔纹;后期添加人像虚化;完善照片像素;保存的图片最高可选4倍分辨率, 即2872×2440。

Galaxy Enhance-X
此外, 经过实测, 这款APP三星S22系列可以使用, 用户可以前往三星应用商店搜索下载。 对此, 有网友表示, 三星手机的使用说明书又要增加了。
努比亚Z40S Pro搭载旗舰级X轴线性马达: 触感全面升级******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努比亚 Z40S Pro 新品发布会将于 7 月 20 日 14: 00 召开。 今日上午, 努比亚手机官方带来了 Z40S Pro 的最新预热信息, 确认新机搭载旗舰级 X 轴线性马达, 支持 1.18Grms 稳态振动量, 触感全面升级, 还拥有 300 + 丰富振效。

屏幕方面, 努比亚 Z40S Pro 采用 6.67 英寸 OLED 柔性直屏, 支持 144Hz 刷新率, 搭配居中打孔设计, 拥有 0.95mm 窄边框与 94.8% 屏占比。

IT之家了解到, 努比亚 Z40S Pro 采用超薄超轻机身设计, 搭载第 — 代骁龙 8 + 与十层冷封散热系统, 应用航天级散热材料, 可更好地应对高画质游戏。

影像方面, 努比亚 Z40S Pro 搭载全焦段影像系统, 包括 35mm 定制光学、 2cm 高清微距, 覆盖广角、 人文和潜望长焦, 搭配经典红圈镜头设计, 支持九大星空算法、 4K 120fps 视频录制、 3D Lut 自定义滤镜。
宝博体育平台怎么样啊(宝博体育平台怎么样可靠吗)有问有答, 聊聊双屏显示器组合到底香不香******
桌搭基本轮廓确定后, 我在自己能接触到的, 包括朋友圈在内所有网络平台上做了晒单, 很多朋友都有个共同的疑问, 双屏显示器看起来很爽, 那——用起来香吗?

正文开始前, 先介绍一下在用设备, 工作室门店四台2K显示器分别搭配主机一对一使用, 这些都是纯纯的生产力工具。

双屏主要在新工作室折腾, 这边有三台27寸显示器, 一台13寸便携屏:

联合创新M2U, 倾向生产力定位的4K Mini-LED显示器, 自带音箱, 618价格2999元;
联合创新P1U, 倾向生产力定位、 可以无线投屏的4K量子点显示器, 自带音箱, 618价格2999元;
联合创新Q1F, 自带电池和音箱, 618价格2199, 支持无线投屏的便携屏。
以上都是走性价比路线的显示器产品。
1, 双屏显示器有必要吗?
双屏只对某些用户有加成,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用户来说, 展示功能大于实际用途。 我坚持搭建双屏组合, 一方面是向往许久, 另一方面, 工作室实际工作用得上, 最关键的是, 当时手里有预算。
2, 双屏组合贵吗?
就当下的市场来说, 可选的范围很广, 完全可以根据自己需求和预算情况决定, 千元上下的2K显示器, 三千元价位的4K显示器, 都有许多品牌型号可选, 注意要做取舍, 想要大品牌, 要高刷, 要色域, 要新一代屏幕技术, 要低响应, 还要做工好面板好……什么都想要, 必然导致预算飙升。

工作室之前4台显示器都是2K, 我这次直接上了4K, 而且是采用新一代屏幕技术的产品, 4K比2K体验提升很多, 这里不会盲目推荐大家升级, 建议大家尽量找机会感受新技术带来的差异再决定, 可以肯定地说, 27寸上4K, 尺寸和精度方面肯定没问题, 预算够的话, 27寸上5K也没问题。
3, 双屏必须两块一样的屏幕吗?
双屏组合不一定非要用两款一样的显示器, 2K显示器+4K显示器, 笔记本电脑+便携显示器, 笔记本电脑+标准显示器, 尺寸一大一小, 摆放一横一竖, 各种组合都可以。

现如今的硬件市场, 由于便携屏的加入, 导致可选屏幕种类足够丰富, 周边配件也非常丰富, 各种扩展坞和支架, 只有想不到, 没有买不到。
如果预算实在有限, 去本地二手市场(推荐去要外兑的网吧)淘两台成色好的显示器, 也可以达成目的。
两款一样的, 只是更好看, 另外电源通用, 偶尔折腾接错了也不用担心, 除此以外没什么必须的理由, 结合预算和用途, 差异化组合才是最划算的方案。 比如我们的工作涉及到照片和视频, 显示器就要考虑是否针对生产力场景做了优化, 这种双屏组合中, 一台是带有优化的显示器就可以, 另一台完全可以是普通显示器。

显示器可以在不同使用场景切换
显示器可以在不同使用场景切换
在投资双屏组合这件事上, 舍得几千块的投资, 就可以让自己非常满足!这种快乐, 比购买显卡带来的投资回报率, 要高很多!
4, 双屏都能带来哪些不一样的体验
双屏对于所有多窗口, 多界面的操作, 体验都能带来巨大提升, 最典型的比如剪辑和后期人员, 经常与各种文档和表格打交道的人员, 原本拥挤在一起需要不断切换调整的界面, 统统可以单独占据一块“单独屏幕区域”, 体验堪称爽到飞起, 目前主流操作系统对于双屏, 都提供非常完善的支持, 瞬间切换。
律师、 文秘人员, 撰写论文期间, 需要频繁查阅文档资料, 在网页和一系列文档中切换, 双屏同样可以带来非常爽快的体验, 之余是否值得为了体验提升升级双屏, 要自行衡量, 这里的描述, 不能作为支出参考。

可惜我不炒股, 无法提供炒股的体验参考, 但是记忆中最早的双屏场景, 就来自于影视剧中炒股桥段, 所以炒股用双屏, 应该属于常规配置?

但是, 双屏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用户来说, 意义不大, 新鲜劲儿过去, 其中一台显示器肯定要闲置, 所以一定要考虑好场景, 我的4K双屏桌面搭建完毕后, 最开心、 最爽的, 是负责剪辑的同事, 而不是我……
有人可能好奇, 两台显示器拼在一起追剧怎么样, 听我的, 不如直接买一台带鱼屏显示器, 更省钱。
5, 双屏很爽, 那三屏呢?
这点我有发言权, 手上加一起七八台显示器, 搭建多显示器这种想法我尝试过, 现实情况是, 一方面搭建可能需要额外的设备(比如扩展坞)配合, 另一方面, 屏幕多了, 真的没什么用, 这是大实话。
我们拍视频做后期, 使用场景已经比很多人都广, 就我们的工作量来说, 两台显示器足够了, 再来个第三台、 第四台, 视线根本忙不过来。 也就是说, 真的想折腾的话, 双屏显示器足够, 再多的显示器除了摆设用不上。
就目前的硬件技术来说, PS5, XSX次世代游戏机, 都无法原生支持双屏打游戏。 网络上那种三屏或者更多屏幕组合在一起打游戏(比如赛车)的, 基本都需要专门的硬件支持, 而且花销不低。

我的便携屏, 现在是这样跟XSS搭配用的, 放进双肩包直接到处移动, 就是公司不允许, 否则, 哼哼, 划水划到老板拍桌子找我谈话。 上图为摆拍, 实际使用不可以这样放, 会影响散热。
6, 双屏有什么搭配的配件吗?
有预算的话, 电动升降桌, 人体工学椅是我非常推荐的设备, 这里一定要解释一下, 不是鼓励消费主义, 我买电动升降桌, 是当作生产力设备(利用升降功能拍摄)用的, 能接到单子的话, 一单可以赚回电动升降桌成本, 但是, 电动升降桌本身, 用了之后真的很舒服, 我自己写作, 看电影用的高度都不一样。

至于显示器支架, 不是必需品, 现在很多显示器标配的底座就可以实现多角度功能, 它只是能实现类似显示器悬空的视觉效果而已, 如果打算选双屏支架, 唯一的建议是, 不要图便宜, 提高一些预算选个好点的, 记得一点, 支架如果质量有问题, 显示器基本报废, 这个损失可能会很大。
小米新专利公布 虚拟角色也能基因繁殖 这是啥原理?******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近日, CNMO在天眼查上发现,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线公司申请的“可繁殖的虚拟角色的形象参数生产方法、 装置及存储介质”专利获授权。

小米
根据专利摘要显示, 该专利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基因序列来生成不同形象的虚拟角色, 生成的虚拟角色的形象是无法预期的, 这极大增加了生成虚拟角色的趣味性。 此外, 该专利技术还可以将虚拟角色生成方法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 以区块链技术存储虚拟角色的信息, 以利用区块链技术的透明和去中心化的特点来保证虚拟角色是独一无二、 不可复制和销毁的。

小米新专利
据悉, 此前小米曾公布了一项“虚拟角色的处理方式、 装置及存储介质”专利。 这个专利技术能够获取用户输入的语句, 提取与虚拟角色相关的人设信息, 根据图像和动作参数, 得到转换后的目标虚拟角色。
结合这两项专利来看, 小米很有可能会带来全新的虚拟角色生成方式, 同时大大增加虚拟角色的趣味性。 结合当今元宇宙浪潮大环境来看, 偶像明星频频塌房, 虚拟偶像或将成为未来娱乐产业的新风口。 小米在这些专利技术的辅助下, 或将为未来娱乐产业带来新的突破, 甚至给消费者带来虚拟角色团队也不是没可能。
电脑电源如何选?拆解安钛克HCG1000金牌全模******
许多小伙伴组装电脑追求颜值灯效高大上的RGBCPU水冷内存和显卡, 却总是把电源预算压倒最低, 实际上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错误做法。
PC电源的直接功能就是将220V交流市电转变为各个PC硬件所用的12V、 5V、 3.3V等直流电, 电源用料做工品质越好, 电脑整机运行越稳定。 倘若你为了省钱怠慢了电源, 轻则电压不稳, CPU硬盘寿命减少甚至挂掉, 重则电源自燃、 整机全烧, 所以说“廉价电源一时爽, 起火炸机泪两行”, 各位新手装机, 一定要引以为戒。
那么, 如何选择可靠的高品质电源电源?空口白话谁都能讲, 今天笔点酷玩就以手里这款安钛克HCG1000金牌全模组电源为例, 聊聊什么样的电源更有质量保障。

HCG是安钛克高端系列电源的型号前缀, 比NE系列质量标准更高一阶, 质保长达10年, 而且支持只换不修。 以它为例, 大家可以有一个明确的选购参考坐标。

开箱与配件
HCG1000对应的是1000W功率, 这个功率足够30系顶级显卡(如3080Ti、 3090、 3090Ti)用户装机使用, 9月份的40系显卡上市之后也能hold住, 如果你近期有蹲守3080/3090卡或全新40系显卡的打算, 这款电源也可以作为预备选项一步到位。

由于此前我也升级过HCG850的金牌全模, 因此对这款1000W的黄黑配色包装并不陌生。 除HCG系列和1000W、 80Plus金牌认证标记之外, 安钛克35周年纪念的标识也非常显眼, 包装内部的纸质材料(除说明书和质保卡之外)也有一张安钛克35周年高端电源科普卡片。

全彩印包装侧面也标明了电源主要参数和线材配置。 其12V输出达到了996W, 占据总额定功率的99.6%, 规格拔群;模组线缆方面, HCG1000比HCG850金牌全模的配置还要丰富, 其中6+2pin PCI-E线缆共6根, 其中1根是1分2的, 足足8个PCI-E接口。

SATA线缆的接口也比HCG850多出2个, 达到12个;大4Pin线缆接口多1个, 达到6个, 4+4pin CPU供电线2条, 24pin M/B主板线、 FDD软驱线各1条。 线缆全部蛇网包裹, 常规扁线, 插头标识明确, 做工严谨, 12V输出线末端还配置日系固态电容, 可以保证稳定输出, 因此这块儿捆扎得略硬, 走线时偶尔需要调整一下, 有需求的朋友可以考虑折腾定制线。

外观概览
简要说下安钛克HCG1000的参数, 三围160x150x86mm, 毛重3.11kg, 电源净重1.88kg, 兼容新一代CPU, 金牌全模组, 92%的转换效率优于金牌认证标准。

风扇栅格也很用心, 细节不止体现在LOGO上, 比起普通电源惯用的贴纸, 黄白双色的HCG-High Current Gamer系列印标更显精致。

电源这一面有详细的参数规格贴纸, 后面拆解时将详细展开。

模组接口方面分成3排, 规划更为合理。 下图最上方一排是3组一体化PCI-E/CPU供电接口, 24pin主板供电在最下, 左侧2个独立的PCI-E/CPU接口, 中间4个SATA/大4pin供电口, 模组线插接防呆, 接线方便。

电源线旁边带有桥式开关, 以及Hybrid Mode智能静音风扇的开关, 拥有第三代智能温控技术加持, 支持智能启停, 低功率输出时风扇不转更安静。

拆解安钛克HCG1000金牌全模
看清楚电源之后, 拆解正式开始, 让我们看看它的品质是否表里如一。 先拆下两面各4颗大螺丝, 下图所拆螺丝处原有贴标, 撕掉就失去了10年保修哟(大喊一句豪横)。

想要拆开侧板还要解除下面对着的2面共8颗稍小一些规格的螺丝。

对称式的两个L型框架已拆, 板材非常坚固, 厚度2mm左右, 对电源的支撑保护让人放心。

再拆下风扇2个侧面共4颗螺丝, 即可将风扇。 这一面框架翻开。

安钛克HCG1000采用了13.5cm的鸿化FDB业态轴承风扇, 扇叶数11, 厚度25毫米, 转速最高达到2300, 兼顾低噪音和高散热, 支持智慧温控(无扇/安静低转速/强劲高转速3种模式), 一般用于高端电源。 风扇与板材由4颗螺丝固定, 我们把供电线拔掉放到一边。

电源内部详解
咱就说第一印象: 电源内部规划利索周整得让人叹服, HCG系列不愧为骨灰级金牌, 全系标配的日系电容, 电源的功率稳定性、 寿命和耐用性可见一斑。

HCG1000金牌全模采用DC-DC全桥式LLC谐振, 主动式PFC, 具备12V同步整流技术, 配上全日系固态电容, 性能和稳定性自然没得说, 安全性方面达到工业级线路保护, 支持OCP, OVP, SCP, OPP, OTP, SIP, NLO等等。

市电接入内部后, 先进入一级独立的EMI滤波电路, 上面可见X电容x1, Y电容一对;接着进入该电路下方的二级EMI电容(绿色电感处), X/Y电容之外还有MOV压敏电阻和NTC热敏电阻保护元件, 进一步保障电源稳定。

下图中心这个大方块就是主动式PFC电感, 侧面黄色贴纸的字母S就是大厂标记, 主动式PFC电路就是高于金牌认证转换效率的功臣之一。

大方块旁边这个400V、 680微法、 105℃规格的主电容来自红宝石Rubycon。

与散热片“一墙之隔”, 有3颗英飞凌MOS管组成的整流桥负责升压, 绿色NTC热敏电阻左边的黑色元件为HF46F继电器, 这些也是PFC电路的组成部分。

下面这个缠着“绷带”的老伙计就是HCG1000的主变压器了, 型号VER42BB04, 对12V输出至关重要。

下图两个小缠“绷带”的电压器用于待机供电。

下图这个部分是加插再主PCB板上的DC to DC电路, 板上有FPCAP固态电容, 用于将12V转换为5V和3.3V输出;为防止晃动, DC to DC PCB板后面还做了贴心的铝板加固。 再往后就是紧挨着外侧模组的输出电路, 可以换个角度看到里面有4颗, 16V 3300微法的日化电解电容, 这部分我就没有进一步拆解了。

拆解小结
不拆不知道, 安钛克HCG1000金牌全模的做工的确扎实, 堆料方面考究, 全日系固态电容、 智能温控风扇、 利索干净的内部构造, 也给人非常放心的高品质感觉。 安钛克HCG1000金牌全模也直接给出了10年质保, 直接换新的保障, 对于我们这些想等着高端显卡, 选择一个可以“一步到位”, 持久稳定供电的PC电源的用户来说, 是一个非常靠谱的选项。

话说回来, 能选择高品质电源的用户, 往往都是三五年一次“大升级”, 每次升级后的电脑硬件连续使用年限在4~6年左右, 像我们这两年遭遇显卡矿潮、 涨跌疯狂的情况, 大部分网友会选择观望, 此时将电源预先升级, 静观显卡降价伺机抄个底也是很明智的装机方案。 总之, 希望这篇电源拆解评测, 能给广大装机刚需用户一个足够详细的参考坐标。 我们不该迷信大厂“信仰”, 如果你有胆识, 也可以拆拆自己的电源, 看看它是暗藏猫腻, 还是表里如一。
联发科加大去库存力度 天玑9000预计出货量将砍半******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近年来, 电子市场的日子不是很好。 不仅PC暴跌, 安卓手机市场也同样面临出货量大幅下滑带来的巨大压力, 郭明錤之前就表示安卓阵营将砍单1.7亿部。 手机厂商不好过, 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的芯片厂商自然也遇到了问题。 据悉, 联发科现在也开始去库存了。

天玑9000
由于需求减弱, 联发科从Q2就开始去库存, 但是并没有成功, 库存周期反而创新高了。 联发科CEO蔡力行最近提出要求, 联发科要加大去库存的力度, 并要求封测厂商配合调整。
由于联发科的芯片订单签订的大多是长期合约, 因此无法直接砍单。 而目前台积电的产能依然紧张, 因此联发科要求台积电之外的晶圆厂先降低投片量, 延后封测。 其中旧产品封测暂停, 新产品虽维持生产, 但出货也要延后。
此前郭明錤就爆料称, 中国各大安卓手机品牌2022年出货计划迄今已削减约1.7亿部订单(占2022年原出货计划的20%), 其中70%以上的订单使用是联发科芯片。
此外, 市场对联发科天玑9000芯片的期望明显过高。 最新调查结果显示, 天玑9000芯片今年的出货量可能从原估计的1000万套, 大幅缩减到500万-600万套。